\n「愛家行動一起來」:延申戲劇的話題,外訪年輕朋友及邀請專家從更寬廣的層面進行討論,同時,提出生活中具體可實行之作法,以期父母、親子都能落實愛家行動。
\n',keywords:["家庭教育","青少年","家庭"],cover:"62a2e9f0e79d190007740198",link:"",onShelf:!1,podcast:!1,podcastLink:"",app:!1,open:!1,overview:!1,createdAt:1576554217,updatedAt:1685943201,englishName:"Good Home Here",englishTime:"Tuesday",englishOpen:!0,englishIntroduction:"The program plays radio dramas that are about the daily life issues, presented in anthology series. Experts are invited to share their opinions and recommendation on issues and offer practical solutions in daily lives to help parents and children fulfill family love.
\n",transcriptOpen:!1,subtitleOpen:!1}},programList:{status:"normal",itemStatus:"normal",getItem:{_id:"5e8ae7e7c557ac0006525250",editor:"施賢琴",program:"5df84ee91c66c50006a8252b",title:"家事是誰的責任?",guests:[{name:"顧芸曦.胡宇棠.陳廷昱.葉靜家",unit:"",title:"N",email:"",notified:!1},{name:"黃靖芝",unit:"張老師輔導老師",title:"N",email:"",notified:!1}],video:"",introduction:'每個家庭天天都在上演有趣的、生氣的、悲傷的、開心的情景,這些全都是共同的回憶,是生命中重要的點點滴滴。本集「好家在這裡」節目,邀請青少年與家長討論「家事分工與性平教育」問題。
\n',date:1590422400,pictures:[{id:"5e96a3d4d6fd9800064b03df",cover:!1,description:"80082773_s.jpg"}],flash:{title:"家事是誰的責任?",introduction:'每個家庭天天都在上演有趣的、生氣的、悲傷的、開心的情景,這些全都是共同的回憶,是生命中重要的點點滴滴。本集「好家在這裡」節目,邀請青少年與家長討論「家事分工與性平教育」問題。
\n',cover:"5e96a3e9d6fd9800064b03e4"},keywords:["青少年","家庭教育"],exhibition:!1,film:!1,callin:!1,audio:{_id:"5ecd36054aa4970006fe199a",schedule:{type:"program",repeat:!1,_id:"5ea796d6c8f01500074ea7ca",channel:"1",program:"5df84ee91c66c50006a8252b",start:1590505200,end:1590507e3},selected:"channel",audio:{_id:"5ecd3639f29f800006aa9d9a",key:"a57efc68d6c296a50f03e109dd1d100e",duration:1798.924233,usage:"schedule-main",identifier:"5ea796d6c8f01500074ea7ca",originalname:"5ea796d6c8f01500074ea7ca-1-202005262300-5df84ee91c66c50006a8252b.mp4",createdAt:"2020/05/26 23:31:05",dir:"2020/05",size:29117246,mimetype:"video/mp4",name:"a57efc68d6c296a50f03e109dd1d100e.mp4"},channel:{_id:"5ecd35faf29f800006aa9d74",key:"d0d4b39bdc4254a6f3420dc7ead3a040",duration:1797.888,usage:"schedule-channel",identifier:"5ea796d6c8f01500074ea7ca",originalname:"5ea796d6c8f01500074ea7ca-1-202005262300-5df84ee91c66c50006a8252b.mp3",createdAt:"2020/05/26 23:30:02",dir:"2020/05",size:28766208,mimetype:"audio/mpeg",name:"d0d4b39bdc4254a6f3420dc7ead3a040.mp3"},program:{_id:"5df84ee91c66c50006a8252b",owner:["5a83d681bd7e500005542688","5a82a14042dc0200050d03df","5dd6402801c349000b431180"],radio:"5a83f303b244f301c16ecbeb",name:"好家在這裡",channels:["1","2","3","4","5","6","7","8","9"],categories:["5a8d13997e67c800059f3261","5a8d13807e67c800059f325b","5a8d136e7e67c800059f3255"],hosts:["5a83f331fa594401cf74b9b5"],time:{hideStartEnd:!1,text:"每週二",start:"23:00",end:"23:30"},facebook:"https://zh-t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Community/%E5%B0%8F%E8%8C%B1%E5%A7%90%E5%A7%90%E7%9A%84%E9%81%8A%E6%A8%82%E5%9C%92-308220082554864/",introduction:'本節目以生活化、單元劇的廣播劇做為主軸貫穿節目,並邀請專家針對問題進行觀點分享及行為建議, 共設計兩個單元:
\n\n「愛家幸福ing」:自創編寫之家庭廣播劇,呈現家庭中親子、子孫及手足間生活情況,以具巧思的故事橋段,輔以逗趣對白,勾構美好家庭遠景,提供家庭成員共同深思討論的議題。 \n「愛家行動一起來」:延申戲劇的話題,外訪年輕朋友及邀請專家從更寬廣的層面進行討論,同時,提出生活中具體可實行之作法,以期父母、親子都能落實愛家行動。
\n',keywords:["家庭教育","青少年","家庭"],cover:"5df84d4e936760000621fb69",link:"",onShelf:!0,podcast:!1,podcastLink:"",app:!0,open:!0,overview:!0,createdAt:1576554217,updatedAt:1586739176},onShelf:!0,complete:!0,createdAt:1590507013,updatedAt:1591883475,using:!0},onShelf:!0,createdAt:1586161639,updatedAt:1750276894,stt:{transcriptId:"1df32e4e-8866-40a3-a459-6e9bffb4821c",transcript:"好加在心暖了,好加在愛滿了幸福,愛陽市好像在這裡好將在這裡時間行製作主持,每個家庭天天都在上演有趣的生氣的悲傷的開心的情境,這些都是共同的回憶。是。生命中重要的點點滴滴,這個禮拜我不行,跟你們去騎車了。為什麼我們家要大掃除啊?我得在家裡幫忙外語托這種事不用麻煩你吧!你平常在家裡都會做家事嗎?當然要啊我平常要負責到垃圾洗碗,然後假日的時候還要洗廁所啊你做,可是也太多了吧?但是不會你家的家事全部有你包括沒有啦,我們他也要做啊操作什麼擦桌子收資源回收垃圾,然後他還要折衣服。我們家的小孩好,可能就要做這麼多家事這樣你們還有時間念書嗎?當然有啊那些事情又花不了多少時間,可是雖然都是花少少的時候今天但至少很多也是很驚人的。阿吉,難道你在家裡都不做家事嗎?當然呢我媽媽說我們只要好好念書就好了。家事自然會有別人處理,所以家事都是你媽媽負責的嗎?我媽媽說的又快又好有時候我們做了。他還覺得我們做得不好。你媽這樣也太辛苦了吧?不會啦你的房間怎麼還沒整理啦,我沒時間啦,收拾這些東西花不了多少時間,我要準備考試沒時間啦,要考什麼數學小考啊老師我們很多練習卷,那好啦。好啦,那你好好準備在功課房間還是我的打掃。好了。各位同學各位聽眾朋友大家晚安,歡迎大家收聽今天的好家在這裡我是閒情,我是雲西很開心在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的空中和所有的聽眾朋友們見面了。好在這裡節目呢是每個禮拜二的,晚上十一點到十一點三十分在空中和所有的聽眾朋友一起來學習家庭裡頭的大小事,讓家裡少一點紛爭,多點。溫暖和小聲。先星姐姐剛剛短句內容絕對不會發生在我們家我真的嗎?你們家絕對不會發生這種事情就是你要考試了,然後家事不用做,那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我媽媽應該會打死了這麼嚴重啊,因為他都跟我說你有沒有考過事啊我們當初考試的時候在還要照顧弟弟妹妹你都不用了,所以你們家裡頭不管考試不管任何的出發狀況,該做家事的一個都不能夠當然還是要把它做好就是了。對,剛剛呢小短就有兩段第二段呢?是說考試的時候不用做家事第一段呢?是說家裡頭的家事都是媽媽做,那你們家裡頭家事是大家分配的。對。就是我媽媽都說髒的臭的都給我爸爸。是。所以爸爸負責少廁所要負責倒垃圾。對。但是現在那些部分都是我跟季節也來分擔。然後就平常因為爸爸他比較晚下班,所以會是我媽媽做比較多,但假日都會是我爸爸媽媽做,所以聽起來你們家裡頭的家事分配非常的平均就不分這個年紀不分性別。對。對對。然後大家都要這個好好的分配。就是對。可是這是你們家的狀況,你的同學他們家裡頭的家事,也是跟你一樣的分配嗎?沒有。我是有聽過有人跟我一樣在家裡要幫忙做家事,但是我也有同學他沒有洗過碗啊然後連真的都沒拿過那種他是男生的女生,男生。他是男生,會不會,他們家裡頭覺得做家事是女生的事。所以男生不用做這個我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他就是一個很懶的人,所以說不定他爸爸會叫他做,但是他是不做的時候,你覺得有可能是爸媽要他做,但是他不做對不對?但你有可能是。爸媽覺得男生不要做。也有可能對不對?那我問一下你有沒有同學有那種觀念就覺得說,家事應該是女生做的。而且我們家裡頭媽媽做比較多,所以你們女生比較細心女生多做一點,因為有這種想法在跟我們講話應該會被我們女生打吧?所以所以他們是位置於你們的那個惡勢力雖然不敢講應該是。然後但是你覺得他們有沒有這樣想我覺得應該沒有吧?因為那個觀念都已經很古老了。都已經什麼心時。對,還是有這種想法嗎?所以你覺得應該是不會在二十一世紀裡頭。對對對,但是小茱姊姊要告訴你真的還是有一些家庭還是有一些爸爸媽媽,覺得這個家事裡頭,女生比較細心女生要做得比較多,那有些家庭也真的會因為這件事情而且一些紛爭,那我們接下來就進入今天的親子大雷臺。為大家邀請到我們的家長還有我們的年輕同學以及專家來跟我們進行分享和討論。喔,我們是心有零星一點團還是你不懂我的名字。親子大雷臺今日挑戰親子夜進家長資歷超過二十年國語堂國二學生家中排行老要。陳平玉高一學生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今天的親子大雷臺呢同樣的為大家邀請到三位有我們的家長還有我們的年輕的同學們呢我們一起來討論的話題就是家事分工的問題,很多的家庭裡頭呢其實他們有做這個家事的分配,但是有一些家庭是沒有的。那到底家庭應該如何來分配呢?今天好好來跟大家談一談,那我們在今天的親子大了。談以後呢我們會出三道問題,請我們的家長還有我們的同學們,大家一起來回答一起來表達自己的一些意見跟看法,那首先呢先跟我們的家長來表演我們的夜境家小姐問題。好,哈囉!大家好,哈囉!大家好,還有我們兩位年輕的同學。哈囉,廷玉你好。哈囉!大家好。哈囉!大家好好請問大家平常在家裡面做家事嗎?廷玉跟雨堂我不常在跟大家那時候那時候會不會好好,那今天應該大家對於這個問題都很有感了。好,那我們要來問問大家囉。好,那第一題請問身為家庭裡頭的一份子。是不是應該要求我們一個人都要分擔家事呢?請回答過來剛剛沒有做家事,他說不是我們現在問一下媽媽好了啦。好,那進家為什麼覺得是一定家裡每一個人都要分擔家事。對啊因為家庭是大家的責任,每個人都有責任去維持一個家庭的工作。對。對對。所以應該是每一個人都需要負擔家事而不是媽媽的責任,那所以請問一下進家你們家的小孩,所以你是從小就要求他們就要分攤家事嗎?還是到一個年紀應該也是算到一個年紀幾年級的時候我小一年級,我想一年級的時候就要跟他們不家事了。哥哥。是是。妹妹就比較晚一點。是。所以男生比較能夠超五下,你們這個哥哥比較嚴厲,所以你們家是不分男女不分不分,通通都要多亞洲對不對?好,那旅堂你也覺得是對不對?就是家裡面的家事,你一個人都要分攤做。對不對?所以在家裡頭,媽媽是大概什麼時候就要求你要分攤做家事,要學三四年級都有,那你三四年級的時候你做什麼事情呢?可能就是偶爾幫忙西哥玩,然後之後就開始就是到了十二個月,所以像你們家裡現在的家事,就是大家都分配得很清楚,每一個人都有爸爸也有嗎?爸爸反而比較沒有就是媽媽跟小朋友有做。對不對?啦。好,那剛剛聽到的是進家還有一堂,但是有一個人說不用家裡面的家事,不用每一個人都分攤就是庭語為什麼體育覺得其實家裡面的家事,不用每一個人都分攤我覺得大家就是專攻一個是。像是我們是學生的話,我們就專心讀書。是。那媽媽的話,我要問一下,但是你這個想法你媽媽有沒有有時候很哀怨啊媽媽會要求我們做家事,但是我們大多都沒有在認真聽。對,然後他還是默默就把他剪回來自己做了是不是?對啊其實看著媽媽這樣子做,會覺得媽媽真的很辛苦。是。但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幫忙。就是幫忙。對。所以只有心裡的辛苦沒有實際行動,但是你剛剛講就是說,因為家裡頭應該每一個因為每個人不同的任務啦。譬如說爸爸可能工作也很忙,那像可能你啊還有哥哥,大家其實是學生需要課業也很重要。還有社團對不對?所以可能比較沒有實驗做家事。那因為你的媽媽。是。家庭主婦。所以你覺得媽媽可以hander比較多的家事。對。所以平均的觀點是這樣,子好那我們接下來進行第二題好好請問一下青少年呢因為課業壓力比較重,所以是不是可以不必要求他們一定要做家事呢請回答不是有人回答。是。有人回答不是。對不對?來回答是的就是聽語,因為學生就是要念書。對。然後如果是大考期間的話還是個專心吧。是。可是你大考的時候真的媽媽叫你做什麼?媽媽也不會叫你做這個大考的時候。是。對不對?所以媽媽也很佩服,可是你有一些同學他們可能還是在大考的時候要做一些教室,那那些同學會不會抱怨會不會覺得說,我書都念不完,他們還是要我去到個垃圾居然還叫我做什麼事。有沒有聽過同學這樣的抱怨。是沒有。但是我覺得他們一定會抱怨因為抱怨就是因為真的會讓他們念書的時間可能被打散。對。然後打斷他們的可能是失去吧。是。是。是。好,那這樣與他們也常常覺得說青少年其實功課壓力真的很重,但是還是要做這樣子。對。為什麼?因為雖然就是大考時間或者是那種很重要的考試,例如模擬考那些可能就不要做的事,我覺得是沒關係,但是平常即使課業壓力很重,但是畢竟這個是一個家一個家中,你還是要分配公司是。不然媽媽會太辛苦不錯,不錯不錯,因為也不會因為你大考家裡就可以不要引著的時候,就可以不要到。對不對?好,媽媽還是要煮飯啊對不對?所以你覺得真的時間上抽不出來。其實沒關係,但是呢還是應該要幫忙。對對對。那家長就覺得一定要。對啊我覺得如果你懂得時間分配計畫的人的孩子,事實上你去做一個家事到一個垃圾其實上他不會影響你讀書的,我覺得有時候,而且甚至我覺得有時候你去到一個垃圾,那十五分鐘十分鐘就是當作一個單親一個心情轉換。對啊孫家也蠻好,所以其實我覺得剛剛這個近家的想像一個重點,就是說孩子是不是懂得分配因為真的做家長,但是也不用花很多的時間,但是要怎麼樣去溝通協調,這個可能家長跟孩子也好好來討論一下好好,那我們來問今天的最後一題當這個家事,你沒有做好的時候,你們覺得是不是應該要列出這個處罰的細胞,比如說垃圾沒到或者是晚沒有洗,所以我們要列一下這個處罰的內容呢,請問需不需要呢是啊那時候體育還是跟大家不一樣體育你不做家事的人,但是你覺得應該要列這個處罰細則,因為讓做事比較有效率,然後你會想到後果是這樣,那我不好好做這件事情是要跟你媽媽說,因為這樣子的時候你們都不錯,那就要經驗這個處罰性的,你們就會做了。好,那但是呢其實競爭跟女同學說不是不是不要我想呢但他變成是你的義務跟責任的時候,我覺得你當你用到處罰,我覺得孩子會排斥他會更討厭的時候討厭做這件事情。而且其實是偶爾其實讓孩子可能做錯啦,沒做好什麼。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對。那語堂你覺得也不需要。對,因為我覺得那是一種自己的責任,你可能把他養成一種習慣以後你就不會覺得去抱怨,可是如果就是用處罰的話,小孩可能越來越討厭發表去做,然後開始就會不耐煩,所以你會覺得其實剛剛跟這個家長進家講的是一樣的,就是說要把這件事情當成是一個責任,而不是被規定被一樣。不窮。對,對不對?所以你覺得不需要特別去訂那個處罰的細則就是了。好,其實在家裡頭要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真的非常非常的多,那到底該誰做呢?是媽媽做呢?還是大家要來分工那該怎麼分,然後還要怎麼樣大家才能夠相處的融洽,然後可以把家裡頭該做的事情做完呢?他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剛剛聽了三位的分享之後呢我們接下來就請我們的專家來提供大家一些好的建議,讓我們家庭裡頭來做一些參考喔今天的親子教育專家黃敬師張老師聽到老師想先請問一下黃老師,你們家裡頭的家事是。怎麼分工的呢?你們家裡頭兩個小孩嘛對不對?那你們怎麼分工呢?我們其實因為我們兩個小孩子的性別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其實是依照人力是。就是說可能哥哥對這件事情他的年紀比較適合做這件事的時候,我才會開始慢慢地讓他接受。對。那裡的話就是在有一樣用他的人力從比較簡單的譬如說打包垃圾啦,那像洗碗這樣可能會有清潔的問題,就有一個來負責。那當然到一個年紀之後,他們就必須輪流是。好,所以剛剛黃老師講一個重點,就是說,當他們的能力其實都相差差不多的時候,其實大家就平均分配了對不對?所以黃老師覺得說家事是應該要平均分配的。但是平均分了之前必須每一個人可能能夠做這些事的能力都差不多的。對,因為其實家事是一種能力嘛,我們做家務是一種能力,其實他跟性別比較沒有關係,可是以臺灣普遍來講,這個性別的差異絕對是存在的,我們還是比較習慣?有一個家庭裡面大多數都是由女生女性的這個角色來扮演一些像洗衣服啦煮飯這樣子的部分,所以其實我們從家裡面的家事分工也可以看出家裡頭其實真的有性別差異對不對?是是是存在的。那我想請問一下黃老師,因為黃老師說,兩個小孩都是男生。對。那當然爸爸是男生,所以家裡頭只有你是一個唯一的。女生。對對對。我是住在男生是不是?那請問一下黃老師,那你們家會不會,因為那你會煮就是說不行不能因為我是女生,所以你們都覺得女生比較會做都給女生做沒有,大家還是要平均分配,我覺得加入這件事,其實孩子是從小的培養,就是如果你在他比較少的時候,他還願意因為小孩子會有一段比較好奇的時間,他們其實是會主動想幫忙是這個時候,如果讓他們就是媽媽不要怕說他們做不好,那開始讓他放手去做的時候,他就會變成是一種習慣。事實上養成之後就沒有所謂一些區分的問題。好,所以其實爸爸媽媽真的要從小啦,你可能要放手讓小朋友做家事的習慣,對不對?尤其是要把握那個黃金時期就是他對於做家事很有熱情,他很好奇的時候,如果你透過那個時間可能小朋友你真的叫他做他可能就會推展組織的。對。他可能到一個年紀,因為他教育是一個習慣嘛,那他就容易造成他住,可是如果你讓他習慣了,他就覺得說他可能可以做得又快又好,那個也不見得造成是一些困擾或者是負擔或者是負擔。對不對?所以要讓孩子做家事也做習慣了。他們自然而然就能夠分擔這個家庭。不過剛剛這個黃老師有提到了現在在其實臺灣還是很多的家庭,我們雖然講男女平等,但是談到了家事分工這件事情就像我們剛剛聽到我們的年輕的同學說,其實他們家的家事,大部分都是媽媽做,所以會造成家事,比如說他可能還是比較多。是女性在負責這樣的狀況就是跟爸爸媽媽的一些教養觀念,或是他們對於性別的一些認定有一些影響,我覺得會因為大部分我們目前的情況我們都還是希望孩子以功課為主,或是我們都會認為其實功課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比較容易說,透過這樣子父母本來已經有這樣子觀念的時候,他們就是看著父母長大的他就變成是一個刻板的影響。是。所以如果說這個家庭比較明顯的孩子也覺得說家事就是媽媽負責,那我只要把功課顧好,那絕對跟父母本身的身障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是爸爸媽媽,他們可能他們本來就有這個刻板影響,然後其實就會影響了這個孩子。對對對,那我其實還想要說說是我覺得家庭本身他就是一種人力,所以就是人力其實就是需要時間去培養,他也不可能說,就可能就是那個課程。對。所以這個部分可能爸爸媽媽還是很深要願意去放手。好,所以剛剛老師有提到了就是家長他如果本身的刻板印象,然後又覺得說孩子現在可能因為正在念書對不對?好,那所以沒有關係,他家事的媽媽就一健康期,其實這會造成孩子可能對於性別尤其在家事分工的這個刻板印象裡頭,他可能會變得更深,他就覺得哇!所有家長就應該女生做。尤其當我有事情的時候,那就是女生要負責做對不對?可是這時候我們就要請問一下黃老師,這當然是不對?的。因為其實我知道現在女性有很多也是職業婦女也很忙,就算媽媽是家庭主婦,其實他們也應該有自己的時間。對不對?不是只是整天都一直在這個負責處理家務的部分。所以當這樣的這樣的狀況出現的時候,應該怎麼樣來處理比較好呢?我們剛剛有講其實照顧是一種能力嘛,所以他必須透過練習,那我覺得父母在這個當中是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從父母本身他們就必須是分組的。不會說是可能媽媽在做家務,爸爸在旁邊校長是。所以當這樣子的可以把印象一段行程之後,其實還是要從大人本身的身教去做調整。所以爸爸媽媽要做好示範。是。對。所以不能媽媽還是放縱的爸爸在那邊看電視是不是的?對,應該叫爸爸也要幫忙做一些家事這樣子的東西就是累積我們所謂的刻板印象。是。ok。好,所以要先從爸爸媽媽來做一些改變,然後從爸爸媽媽做良好的身教,讓孩子們可以學習知道說,這個家事是部分男女,然後大家其實要共同來承擔共同來負責的對不對?好,可是我想接下來就要請問黃老師啦,有些媽媽說好啦,聽了黃老師這樣講之後,我決定你家事我們要大家共同分擔小孩子有時候會賴平我要考試啊沒有辦法我這個禮拜要期中考,我很忙,我沒有辦法整理或者是說沒關係,我沒有很亂,幹嘛?要整理就是很多小朋友他可以不會找很多同學會找很多藉口,然後說沒有那麼亂不用整理,然後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媽媽看不下去了。所以媽媽跳下來,然後就把整個房間或者是家裡頭都打掃,乾淨這樣的情況之下,請問一下黃老師爸媽是不是要訂一下法則,然後這樣可以促使孩子會比較願意來負擔,或者是把他該負責這個家事的部分做好呢基本上我們其實不建議用處罰的方式,我們還是鼓勵有一些。那我剛剛有提到,就是其實是培養孩子的一個人力,所以如果說我們去誇張,他或者是去稱讚他除了給他鼓勵之外,基本上所謂的做好,我想做好跟他做的流程還是有一個差別就是這個做得好不好可能跟我們家裡面的習慣有關係。譬如說好,有的人他可能習慣洗衣服,他就是大辣辣的直接把洗衣機就往衣服到然後他就直接到了衣服上面了。對。對。可是有的他的方式。可能覺得說,我是需要放在那個小格子裡面大好他才開始洗。所以我覺得是方式的差異。那這個部分當然就是慢慢地去調整,那至於說可能媽媽自己忍不住他就想要整理,我覺得可能看一些孩子當下的年紀,那就是如果說他在一個青少年的階段比較治理的能力了,那我可能在他自己個人專屬的這個房間的範圍,可能我們儘可能只能用勸導的方式,因為他是他的私領域,然後單獨的房間,可是公領域的部分呢就稍微做一些調配。但是媽媽自己本身如果已經養成這樣子的慣性,他絕對第一時間他要先能夠結束,那這個人他就能夠忍住因為其實是用他的標準來看這個整潔度與所事實上感受都是真實的。可是其實他也會必須那麼合理。是。我說我懂了,因為其實有很多的年輕的同學,他們其實也願意做,但是做一次之後,都會被念你怎麼做那麼糟糕,他怎麼沒有少乾淨,你怎麼這個地方忽略了?因為一次練,兩次之後就覺得,那我不會不要做好了,因為反正我做一次會被你念,那你就慢慢就自己做好了,所以我覺得與其去處罰他。我們不如可以教導或提供一個我們建議他的作法,因為也許是他的作法,媽媽不滿意啊,可是那跟做不做好的標準其實是沒有一定的。所以這個媽媽真的看不下去的時候真的覺得沒有做好的時候不要處罰他。但是我們可以提供一些建議,你下次要把是不是看用這個方法。是他可能做起來效果會更好,而且會更神利對不對?那剛剛其實黃老師提到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如果是屬於孩子的私領域,那就真的乾脆把眼睛閉起來了。或者是這一個自閉症,因為真的孩子如果夠大,事實上他真的也是他的範疇,然後我覺得父母不要過度去涉入。是。因為那也是培養他自己獨立的一個能力。對一個能力。好,所以是如果孩子的房間、私領域的話呢其實就真的就是一隻眼。閉隻眼,但是在公領域的部分上面其實還是需要去做一些分配的這個分配,其實老師一直有提到,他其實跟孩子的年紀一個孩子的能力有關係,但是很重要的是就是爸爸媽媽你要放手讓孩子有機會去練習,另外呢在這個家事分工的情況之下呢爸爸媽媽也千萬要記住你們千萬不要有那個刻板的印象覺得都是媽媽做的時候,那孩子當然就是有樣子,他也會覺得都是女生負責,但是在現在二十一世紀的世代裡頭,其實真的是男女,我覺得都可以把家事做得很好,有很多男生,他們的處理也很好,他們打掃的這個功夫其實也是很厲害的。對不對?所以其實做家事,真的在這個部分上面,我覺得爸爸媽媽可能稍微流行一下,不要讓孩子因為家事的分工留下了一些這個刻板的影響。好,那今天呢也非常謝謝黃靜君老師在空中跟所有的聽眾朋友所做的分享。謝謝你們。謝謝。謝謝。在今天我們節目呢跟所有的聽眾朋友討論到的主題呢就是家事分工,其實從這個主題裡頭呢我們也可以好好來探討一下在這個家庭裡頭對於性別有什麼樣的看法,有些家庭裡頭呢真的覺得女生比較細心女生比較能夠,所以呢家事都可以女生做男生呢做的真的比較少雲西對於這樣的觀念跟看法,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呢?這真的是超級不對的傳統觀念,我覺得很好,還有為什麼這種新時代?他會有這樣的觀念?但是誰說女生比較細心就一定要給女生做比較多男生比較粗心,當然就要多練習啊多磨練一下他的細心好嗎?你這樣講我覺得好像也蠻有道理的。所以男生也應該要多做一些一些家事,那我們在今天節目當中其實專家也有提醒大家了。其實爸爸媽媽在這個家事的分配上面無形當中,你可能就會影響孩子對於性別這樣子的一個印象,如果都是媽媽在做家事的時候,就會覺得,那好像女生就應該做這些事情。所以呢爸爸媽媽呢要以身作則在家事的部分上面不分爸爸媽媽不分男生女生,大家一起來做,那所以呢雲西你也覺得家事應該要大家平均分配嗎?當然啦我媽媽都跟我說,如果我們家大家一起分配的話都一定會有處罰的。所以你們家裡不做家事的話就會被處罰。對,就會領到理用,所以你覺得家事沒做好處罰。這件事情是好的嗎?是。好的。而且我媽也跟我說如果家長他都不管這個小孩不讓他多做家事多磨練的話,以後出社會是沒有人幫他做好的。所以我覺得雲西你媽媽真的是虎媽,他也令人要求大家不過呢剛剛其實啊專家也有提供他的建議了,他覺得呢以他自己的例子來說,在家事的分工上面,可以依照能力譬如說國小的小朋友朋友高中的小朋友國中的小朋友其實能夠做的這個能力有時候不一樣,依照孩子的能力去分配家事。其實我覺得挺好的,那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在做家事的時候,有時候媽媽不要太心急啦,真的放手讓他做,那相信大家在這個做的過程,裡頭會有做不好的地方,但是慢慢修正,就會越來越好當,大家做得好的時候就會比較願意去做,那這個時候可能就不需要用什麼法則啦,對不對?大家都會覺得說,我可以把這件事情處理得很好好好加在這裡,我們在這裡學習讓大家多點笑聲跟甜蜜我是閒情,我是雲西,感謝大家今天的收聽我們下回同一時間空中再會囉!掰掰\n",transcriptState:2,summary:"愛陽市好像在這裡好將在這裡時間行製作主持,但是有一個人說不用家裡面的家事,那但是呢其實競爭跟女同學說不是不是不要我想呢但他變成是你的義務跟責任的時候,我覺得可能看一些孩子當下的年紀,",summaryState:2,keywords:["責任","義務"],subtitle:!1},transcriptOpen:!1,subtitleOpen:!1,notifiedCurators:!1,disablePodcast:!1,list:[]}},programListFile:{status:"normal"},languageProgramCatalog:{status:"normal"},languageProgram:{status:"normal"},languageProgramList:{status:"normal"},member:{track:{data:[],count:0,fetching:!1,deletedId:""},playerTrack:{data:[],count:0,fetching:!1,deletedId:""}},news:{status:"normal"},newsCatalog:{status:"normal"},newsSource:{status:"normal"},bulletinBoardCatalog:{status:"normal"},bulletinBoard:{status:"normal"},govInfoCatalog:{status:"normal"},retirementCatalog:{status:"normal"},qaCatalog:{status:"normal"},linkCatalog:{status:"normal"},link:{status:"normal"},site:{status:"normal"},radio:{status:"normal"},introduction:{status:"normal"},slogan:{status:"normal"},award:{status:"normal"},bigSummary:{status:"normal"},otherService:{status:"normal"},monthly:{status:"normal"},opinion:{status:"normal"},qa:{status:"normal"},learningSheet:{status:"normal"},retirement:{status:"normal"},govInfo:{status:"normal"},advertisement:{status:"normal"},liveSlider:{status:"normal"},visit:{status:"normal"},host:{status:"normal"},english:{status:"normal"},englishNews:{status:"normal"},englishSlider:{status:"normal"},iAmHere:{status:"normal"},iAmHerePicture:{status:"normal"},log:{status:"normal"},group:{status:"normal"},note:{status:"normal"},counter:{status:"normal"},project:{status:"normal"},schedule:{status:"normal"},audio:{status:"normal"},state:{status:"normal"},track:{status:"normal"},playerTrack:{status:"normal"},favorite:{status:"normal"},historyLocation:{previousLocation:null,currentLocation:null},pages:{home:{dataMap:{program:{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languageProgram:{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latestNews:{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recommendedNews:{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advertisement:{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visit:{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radio:{fetched:!1,fetching:!1,data:{rows:[],count:0},error:null}}},iAmHere:{data:[],count:0,page:1,fetching:!1,fetched:!1},iAmHereItem:{fetching:!1,fetched:!1,item:{},error:null},likedIAmHere:{ids:[]},myIAmHere:{data:[],count:0,page:1,fetching:!1,fetched:!1},search:{type:"",fetched:!1,result:{count:0,rows:[]},pagination:{page:1,size:10,order:"createdAt",desc:!0}}},ui:{alert:{opened:!1,level:"info",message:""},confirmModal:{opened:!1,message:""},header:{menuOpened:!1},searchModal:{opened:!1},sideCanvas:{favoriteOpened:!1,playlistOpened:!1,radioOpened:!1},sideNav:{opened:!1,focusAfterToggle:null},audioPlayerPlaybackRatePanel:{opened:!1},audioPlayerVolumePanel:{opened:!1}},userAuth:{logined:!1,status:"NORMAL",isInited:!1},global:{favorite:{data:[],count:0,fetching:!1,fetched:!1,deletedId:""},focus:{currentElement:null,prevElement:null},fontSize:{level:"middle"},live:{channels:[],fetching:!1,fetched:!1},bulletinCatalog:{data:[],fetching:!1,fetched:!1},programCategory:{data:[],fetching:!1,fetched:!1},languageCategory:{data:[],fetching:!1,fetched:!1},newsSource:{data:[],fetching:!1,fetched:!1},newsCategory:{data:[],fetching:!1,fetched:!1}}},routing:{locationBeforeTransitions: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