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

臺灣食蟲植物與保育

2021/03/24
邀訪來賓:沈競辰 荒野保護協會食蟲植物保育執行人員、荒野保護協會志工
單元介紹

【揪團出遊去】

金山蹦火仔-磺火補魚 

你聽過蹦火仔嗎?這可是傳統捕魚的方式,以燃燒竹子做成火把,以火光吸引魚群,聽說目前用這種方式捕魚的漁船全世界僅剩四艘,金山就有這樣的一艘漁船,節目邀請新北市金山區休閒觀光協會前理事長徐正成老師帶我們去金山開"耳界"喔!

 

【戶外教育好點子】食蟲植物大蒐羅!

你知道植物也會吃蟲嗎? 全世界的食蟲植物共約800餘種,食蟲植物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演化與天擇的結果。

 

想像一片經過長期淋洗,而形成泥濘浸水的酸性貧瘠土地上,土壤中的氮和其它植物生長必須的營養鹽,不斷地被沖刷流失,原來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植物慢慢地因為養分不足而死亡,只有能夠從別處取得氮和營養鹽的植物才能存活下去。

 

食蟲植物的祖先因為生長在缺乏養份(尤其是氮肥和磷肥)的酸性池沼或濕地生態環境,而演化發展出來特殊生存之道-透過捕食小動物來補充各種植物生長必需但環境中十分缺乏的礦物質和酵素。然而不同的食蟲植物捕蟲器的構造、原理都不盡相同,也有著不同的血緣關係和演化路線,每一種都值得我們來探究。台灣有10餘種食蟲植物,大多數都是稀有瀕臨滅絕,亟待關注及保護。

 

3月24日17:20-18:00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節目邀請食蟲植物保育專家沈競辰帶您一起到郊外走走,認識食蟲植物,歡迎線上收聽喔!

照片來源:沈競辰提供

0324台灣原生的小毛氈苔算是在北部較為普遍的食蟲植物.jpg

0324台灣原生的小毛氈苔算是在北部較為普遍的食蟲植物.jpg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