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文學的心動食光

鐵路便當

2023/02/02
邀訪來賓:焦桐 作家
單元介紹

臺灣的鐵路便當源自日據時期。在鐵路尚未電氣化的從前,火車上買便當吃特明有旅行感。飛機艙太幽閉了,往往感覺自己像貨物,從這個城市快速被運送到另一個城市。

 

那是交通不發達的年代,火車站像現代陽關,是擁抱、流淚、揮手道別的場所。火車象徵著長途旅行,慢車、平快車、光華號、觀光號、莒光號、自強號,駛入臺灣人的集體記憶。那時候,車廂和月臺上都賣便當,包裝便當的材質從木片、 鋁、不鏽鋼、保麗龍,再回到木片盒。菜色大抵是滷排骨或雞腿、蛋、泡豆乾、滷海帶加漬蘿蔔。在經濟較為困頓的年代,火車上買排骨便當吃略顯奢華;如今已是節儉的盤算,形成很多人的排骨飯鄉愁。

 

為了重現當年的口味,臺鐵在千禧年推出傳統風味的排骨菜飯便當,裡面有排骨、油蛋、醬瓜、酸菜,及用青江菜、油蔥、香油、蝦米、白菜煮成的菜飯,包裝以不鏽鋼圓形飯盒,外加一副鋁筷、手提袋,立號「臺灣鐵路懷舊便當」,每個售價三百元,剛推出時供不應求。

 

臺灣的鐵路便當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和想像空間。如果臺灣各地的火車站月臺恢復賣便當,也都能表現地方特產,會是多麼迷人的鐵道風景。諸如火車停靠基隆,月臺上的便當是白湯豬腳、天婦羅,或是炭烤三明治, 還附贈一塊「李鶴鳳梨酥」。車到苗栗,月臺上全是客家口味,福菜、梅乾菜、封肉、客家小炒。車到臺中,便當難道不能附贈太陽餅、綠豆碰或鳳梨酥?車到彰化,供應的是控肉飯、肉圓、肉包、羊肉、蝦猴、蚵仔、烏魚子、土雞蛋也都可以參與演出。車到嘉義,火雞肉飯出場。車到臺南,吃得到蝦仁飯、蝦捲飯。

 

我覺得臺鐵應該改變經營策略,非但不要跟高鐵比快,反而要經營一種火車慢駛的藝術。我想像每天會有一列慢車出發,不以交通運輸為目的,車廂改造成優雅的餐廳,供應美食、美酒和佳茗,形同一列移動中的好餐廳,穿行在美麗的山水之間。我們和我們親愛的家人或朋友,出門短期旅行的路程,是徜徉在移動餐廳中享受美酒佳餚,聊天,看移動中的風景,品茗。

­

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