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即日起展出「午蓆.好天氣:台日藺文化編織展」,展出台、日國寶級傳統藺草工藝與當代設計作品,包括 日本倉敷市指定重要文化財的錦菀莚數位圖像掛軸,以及倉敷民藝館、早島町歷史民俗資料館、藺織職人須浪隆貴典藏的花莚與錦菀莚工藝真品,還有大崎絋一修復的錦菀莚實驗試片,呈現江戶至明治時期的經典紋樣,如「牡丹唐獅」、「東海富嶽」、「棋盤格」等。
台灣和日本對於藺草的編織和染色技藝各有不同,日本花莚早期受西方織毯影響,風格華麗,後來受到民藝運動的啟發,從多彩繁複的風格走向簡單幾何圖形,這是1930年代日本社會由傳統走向現代化的設計風格。
台灣則展出大甲蓆最具代表性的「龍鳳蓆」與精緻的藺編加紋蓆,包括「鴛鴦紋」、「龜殼紋」等,還有人間國寶張憲平家族「建新織蓆廠」,早期外銷日本的花莚、包袋等,展現台、日在藺織蓆產業這段曾經交會卻又各具特色的歷史。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邀請工藝師、設計品牌與藝術家與民眾一起參與,一入場就可以聞到藺草香氣,同時以影像解說藺草文化、編織與設計,展期至12月31日止,展覽期間將推出多場體驗活動,邀請民眾一起來探索藺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