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拍破臺語顛倒勇

看板字體的台灣美學

2018/06/17
邀訪來賓:洪彰聯 美術設計師 / 許沛琳 老師
單元介紹

    在台灣街頭,到處是招牌,稀鬆平常到快要讓人痲痹了。有人覺得很俗氣,有人認為是活力的代表,但你曾思考其背後的製作過程與美學表達嗎?
 

    這集特別邀請文化總會《新活水》雜誌的設計師:洪彰聯,來談招牌的故事。


    台灣設計師那麼多,為何找他呢?因他從小生長在豐原的「招牌世家」,父親是廣告社的老闆,彰聯從小跟著父母與師傅製作各種招牌,從小耳濡目染,熟習了招牌製作的實作功夫,從一個孩子的觀點,敏銳的捕捉到其中的奧妙。


    長大後出社會,彰聯到台北找工作,從素人歷練為獨當一面的設計師,受到許多主管與業主的喜愛。

    台灣設計師那麼多,彰聯也不是科班出身,能有那麼多機會,憑藉的就是從小歷練出來的敏銳特質與美學風格。


    於是,他回顧自小的生長經驗,發現家裡頭招牌的那些字體與設計,深深影響著他,他也從中汲取養分,化作其美學的設計手法。
 

    於是在空中,我們來談漢字設計的台語術語、佈局結構、顏色材質⋯⋯除了跟著父親在風雨中架設招牌膽戰心驚的過程,最令我心馳神迷的,是其小時候在豐原那中部山區的工廠一角,聽著招牌字體師傅跟他分析字體,這個筆畫要怎麼間架,字體粗細弧度,這個結構要如何設計,這邊移過來一點點,那邊用什麼顏色,什麼樣的漢字在這樣的空間與材質中,如何引起注目,讓業者認同,而且,得要設計出字體的媠氣(suí-kuì)。

    平凡的招牌,可是大大的學問,請來聽招牌之子談台灣美學。

 

◎台語學校

歡喜歡喜真歡喜,又到了許沛琳老師的台語課啦。這集要來走出課堂,到台北的植物園來校外教學,從蓮花的顏色開始,談台語的疊字:紅(âng)、紅紅、紅紅紅,這三個程度到底有何不同,還有ABB芳貢貢(phang-kòng-kòng)、AAB貢貢芳(kòng-kòng -phang)等不同的構詞。
同樣是紅,這些形容詞程度到底有何不同?還有哪些不同的構詞變化。請按時來收聽許沛琳老師的「台語學校」!

 

主持人與設計師合照.jpg

主持人與設計師合照.jpg

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