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國際反霸凌月」,在學校裡,「霸凌」不只是學生之間的爭執,也是一堂關於「公民與法治」的生命教育。
當公民教育遇上校園霸凌,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老師怎麼面對學生的情緒與壓力?
今天在節目中我們可以聽到:
- 一、老師的在高中教公民課,想請問在您的觀察中,公民與法治教育對學生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
- 二、老師可不可以分享一下,公民課是在教甚麼呢?在您的課堂上,有沒有印象深刻的討論或案例?
- 三、老師在學生時期是否曾經接觸過法治教育?有社會歷練的你,有沒有希望自己在成年前可以了解什麼事情?
- 四、如何走上教職這條路,又為何會接觸霸凌事件調查與處理?
- 五、您觀察到高中生常見的「霸凌」型態有哪些?
- 六、學生之間若發生衝突,老師要如何判斷是「衝突」還是「霸凌」?
- 七、第一線的老師在校園霸凌處理是否都有足夠的能量或知識可以處理?
八、對於孩子在校園中,若遭遇到類似霸凌的情形,家長可以如何與學校溝通? - 九、處於公民教育現場的您,對您來說什麼是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