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台灣《動物保護法》誕生的目的是什麼呢?
二、社團法人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TSPCA成立的初衷是什麼?協會在第一線最常遇到哪些挑戰或困難?
2025第14屆亞洲動物保護大會首次在台灣舉辦,亞洲動物保護大會為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動物保護國際交流平台,自2001年創辦以來,每2年由不同國家主辦,今年8月26 至28日首度在台灣主辦,由台灣三個動保組織-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EAST)、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TSPCA)及臺灣動物與人學會 (THASI)負責籌辦。
三、今年亞洲動物保護大會在台灣舉辦,請問這次大會有哪些經驗或成果,是值得我們借鏡的?
四、協會收到的通報案件中,平均一年通報數量有多少?最常遇到動物被不當飼養的情況有哪些?
五、飼主責任與正確觀念:(分享協會常見案例與提醒)
- 1. 狂犬病疫苗、寵物「絕育」是政府長期宣導的重點,「我的貓咪都在家裡,不用打疫苗」、「我只有養一隻貓不用絕育」,目前沒有幫寵物打狂犬病疫苗,或是沒有幫寵物絕育是可以的嗎?
2. 有些人因為搬家或經濟壓力選擇將寵物「棄養」,有時候也會看到買動物「放生」的新聞,這對動物會造成什麼影響?除了法律責任外,社會上最常見的後果是什麼?
3. 社區裡常見有飼主放養寵物,像是狗狗追車、追路人,這樣的狀況協會接觸過嗎?我們可以怎麼辦?
六、實務上,非法繁殖場通常會藏匿在哪些地方?如果民眾發現可以向誰通報?需要提供甚麼證據嗎?
七、「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的習俗,隨著動物保護的觀念普及已經有所改變,寵物過世了,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麼?
八、主人虐待自己寵物,或是路人隨機虐待流浪動物(遊蕩動物),甚至是新聞中,狗園放任狗狗活活餓死或生病受傷,都歸屬於虐待嗎?虐待動物的定義是甚麼?需要承擔甚麼樣的法律責任?
九、最後,如果我們都想成為守護動物的超級公民,可以從哪些地方著手,建立友善動物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