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超級公民GO

超級公民的交通素養

2025/09/20
邀訪來賓:謝如孟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二分局交通組組長
單元介紹

9月為交通安全月,今年度主題持續為「人本交通 停讓文化」,呼籲「駕駛停讓行人」。

很多人夢想的18歲,是一成年就想馬上考上駕照,交通是日常生活中最貼近每個人的公共議題,但同時也牽涉到法律、責任與安全。今天我們透過民主法治的觀點,一起來談交通安全的法律基本概念與價值。

 

青少年的交通法治素養
一、青少年最常見的交通違規有哪些?
二、青少年多半駕駛經驗不足,容易低估交通風險,增加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很多大學生上大學第一件事就是買機車,警方在執勤中看到因為違規導致事故真實案例有哪些?

三、新聞上不時提及青少年偽造或變造車牌,甚至用來掩護其他犯罪。偽造或變造車牌這種行為為什麼會出現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自己應該沒有能力變造車牌,這樣的行為要付甚麼責任?

四、無照駕駛在新聞當中也是青少年交通事故的主因,如果是成年或是未成年無照駕駛,分別需要負擔甚麼樣的刑責?青少年和家長會有甚麼法律責任?
五、今天借朋友機車或汽車,結果朋友無照駕駛發生車禍出事了,被害人求償責任會算在駕駛還是車主? 

六、常常聽到道路安全講習,民眾在什麼情形下需要接受道安講習?

七、如果真的不小心發生車禍,第一時間要怎麼做?看到車禍現場可以怎麼幫忙?

八、現在很多民眾都會準備行車紀錄器。以警方的角度來說,機車騎士會建議安裝甚麼樣的行車紀錄器?要裝在哪裡比較好? 
九、常常看到車禍家屬到商家調監視器,請問民眾自己能調嗎?還是一定需要警方到場?
十、什麼是路權?穿越馬路這件事情,汽機車及行人的「路權」,應盡的義務有哪些?

十一、大車的「內輪差」與「視野死角」特別危險?青少年騎機車或自行車時,應該如何保持安全距離?

十二、警方在校園做交通宣導時,一定會特別提醒學生哪些事?如果要給 即將上大學、準備買第一台機車的學生 一句建議,您會說什麼?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