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青少年上網時間增加,假網拍、假交友、無卡分期等陷阱層出不窮,從真實案例談「無卡分期」風險,提醒年輕人如何聰明消費、遠離詐騙陷阱。
今天在節目中我們可以聽到 :
- 一、無卡分期是最近這兩年非常紅的議題,無卡分期是什麼?安全嗎?
二、無卡分期跟信用卡分期有什麼不同呢?無卡分期的運作方式跟特色有哪些呢?
三、最近統計出青少年族群最常遭遇到的詐騙手法,前三名分別為「網路購物詐騙」、「假買家騙賣家」詐騙,還有「虛擬遊戲」詐騙,其中又以高中生族群最容易成為目標,是否有常見學生涉及參與詐騙的行為呢 ? - 四、如果孩子涉嫌將個人的帳戶提供給詐騙集團,或者孩子淪為詐欺集團的車手,學生是未成年需要面臨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呢?
- 五、青少年期間的孩子很需要同儕的陪伴跟認同,現在交友管道真的太多,其實有一些犯罪行為也是從網路生態開始。那青少年網路交友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給予他們一些建議呢?
信用卡業務機構管理辦法第23條規範, 發卡機構辦理學生申請信用卡業務,全職學生持有信用卡以三家發卡機構為限,每家發卡機構信用額度不得超過新臺幣二萬元。以學生身分申請信用卡者,發卡機構應將發卡情事通知其父母或法定代理人。
詐騙集團會利用AI技術,增加傳統詐騙模式的可信度,務必謹記:真正的檢警或金融機構,絕不會透過電話或視訊要求轉帳、監管帳戶或製作視訊筆錄。若遇可疑情況,請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