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統計,性侵害、家庭暴力與跟蹤騷擾是全球婦女人身安全的三大威脅,而為保障個人人身安全及生活隱私免受侵擾,我國終於在2021年11月三讀通過了《跟蹤騷擾防制法》,並在2022年6月1日開始施行。
《跟蹤騷擾防制法》將跟蹤騷擾行為分成八種樣態:監視觀察、尾隨接近、歧視貶抑、通訊騷擾、不當追求、寄送物品、妨礙名譽、冒用個資。 如果基於性或性別有關的意圖,針對特定對象,違反其意願,反覆、持續做出上述的行為之一,造成當事人心生畏怖、影響生活,就會構成跟蹤騷擾的行為。
根據聯合國統計,性侵害、家庭暴力與跟蹤騷擾是全球婦女人身安全的三大威脅,而為保障個人人身安全及生活隱私免受侵擾,我國終於在2021年11月三讀通過了《跟蹤騷擾防制法》,並在2022年6月1日開始施行。
《跟蹤騷擾防制法》將跟蹤騷擾行為分成八種樣態:監視觀察、尾隨接近、歧視貶抑、通訊騷擾、不當追求、寄送物品、妨礙名譽、冒用個資。 如果基於性或性別有關的意圖,針對特定對象,違反其意願,反覆、持續做出上述的行為之一,造成當事人心生畏怖、影響生活,就會構成跟蹤騷擾的行為。
邀訪來賓:林育聖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
邀訪來賓:陳俊元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邀訪來賓:林李達 華得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邀訪來賓:廖志峰教授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金融保險委員 / 廖睿辰隊長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
邀訪來賓:王柏元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副理事長
邀訪來賓:廖睿辰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隊長
邀訪來賓:林義翔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倡議組專員
邀訪來賓:廖志峰教授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金融保險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