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所出版「民主基礎系列」教材中包含正義、隱私、權威、責任四大主題,並培訓種子教師與律師,進行校園宣講活動。於9/25節目中我們請到林鳳儀律師和我們講解了正義與她在晨光入班宣講的經驗分享,10/30的節目中我們請到江昭燕律師和我們分享如何將責任這概念靈活運用在身活中。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上我們超級公民GO的臉書或是教育電台的官網搜尋點選該集連結。
今日我們民主基礎系列將主題帶到了「權威」,並與生活中常見的霸凌議題相結合,根據兒福聯盟公布的台灣學生霸凌相關調查統計,2018年公布有近半數的兒少曾近七成(66.4%)兒少曾有接觸校園霸凌的經驗,2019年公布只有四分之一(25.2%)的家長認為孩子的學校防制霸凌做得足夠,2020年公布有近八成(78.4%)兒少曾遇過網路排擠問題,新聞媒體中也可以看到霸凌事件屢見不鮮,除了校園生活,職場也有霸凌事件的發生。然而當我們身處於霸凌中,或許就無法像旁人這麼清楚知道「這就是霸凌」、「我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對待」,久了甚至會以為對方對於自己這些行為是合理的,都是自己的問題這種想法發生。
為了減少霸凌的發生,也幫助大家釐清何謂合理的權威展現、何謂霸凌,我們今天特別邀請到曾經也是老師的許民憲律師,與我們說明權威與霸凌的界線,帶領大家一起來檢視兩者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