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臺灣心文化情

(37)人物專訪-台語解放記事-石牧民博士

2025/09/13
邀訪來賓:石牧民 作家
單元介紹

石牧民
戰後嬰兒潮世代的下一代。上一代是台語母語者。30歲以後,2010年代開始說「覺醒牌」台語,自學台語文。寫台羅,也寫教羅;寫全羅,也寫全漢,更寫羅、漢混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台灣文學博士。高教兼任教師。黑膠曲盤收藏家。和菓子製作者。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基督徒。喜歡講,喜歡寫。用台語(文)、華語(文)、英語(文)工作的人。

誰說「台語沒有字」?還在「本土語言在家學」?

●「本土語言在家學」,但為什麼大家都會的華語,要去學校學?

●「羅馬字不是字」,所以「hello」不是字嗎?

●「語言只是溝通工具」,那為什麼有些要特地學,有些不用?

●「台語沒有字」,讓「Pe̍h-ōe-jī」給你一個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

台灣在戰後漫長的威權統治下,以「國語」為中心,在好幾代台灣人的大腦中,建立了打壓、歧視本土語言,獨尊華語,崇拜英語的迴路。然而,過去把華語當核心、把漢字當核心、把ㄅㄆㄇㄈ當核心、把「有沒有用」當核心的政策與觀念,卻讓我們不但華語學不好,英語學不好,連本土語言都自願放棄,講得離離落落(li-li-lak-lak)。
「我們真正在面對的問題,始終是不學。」

石牧民

石牧民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