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好生活」:在今年2月才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當中開宗明義提到「落實世代正義」,寫明政府應加強「於學校推動以永續發展為導向之氣候變遷教育,培育未來因應氣候變遷之跨領域人才。」究竟要如何將這樣比較生硬的話題融入在教育裡呢?今天的單元特別邀請到願景工程基金會記者劉十賢,介紹【氣候教育等大人】系列專題,採訪教學現場的老師來聽聽他們如何帶領同學認識氣候變遷,以及對於有志於推動相關議題的老師們,有哪些資源或是共備社群可以來參與呢?一起來聽這段分享分享心意滿分的專訪。
※「環保微講堂」:氣候變遷是長期性的問題,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曾說要透過未來情境推估資訊,建立因應調適的解方,以維護糧食安全。也就是說,看天吃飯的農業,不能依然停留在被動的看老天臉色,而是要開始有因應變化的能力。為大家邀請到農業部永續司莊老達司長擔任今天講堂講師,為我們介紹農業部如何協助農民、如何增加台灣的農業韌性。
※「生活大小事」:我們購物、煮飯或購買外食後,會挑出廚餘、資回收物,然後將不要的垃圾,裝入專用垃圾袋後,等待清潔隊來收運,或是於上班時順路把垃圾帶到垃圾車定點收運處。丟垃圾是每個家庭的日常,且大家也有繳交垃圾處理費,只是~你沒看過繳費單吧?? 還有,雙北市民和其他縣市朋友的垃圾處理費是不一樣的,因為這兩個城市的處理費是隨垃圾袋徵收,以我來說,隨袋徵收後繳交的垃圾處理費比以前更便宜呢。今天我們就邀請到環保局的陳韋名股長來跟大家說說新北市的隨袋徵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