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與美感教育共舞

美,是陶藝傳愛,助學追夢——專訪陶藝創作素人 何應朋

2025/09/14
邀訪來賓:何應朋 陶藝創作素人
單元介紹

      童年的貧困家境讓何應朋常感自卑,甚至一度想要逃離這個世界。幸好,他遇見了一位熱愛花草的老師。老師帶著學生們親近植物,也把對生命的喜愛傳遞給了他。賞花看草,成了何應朋童年裡最單純的快樂來源,讓他感受到分享與陪伴的力量,更悄悄地成為他創作與行善的養分。


       進入中科院工作後,生活看似安穩圓滿,他依舊渴望能有一個可以長久相伴的興趣,於是,他走進了陶藝的世界。一開始只是下班後直至深夜,在客廳裏靜靜捏土、反覆嘗試;沒想到因為專注投入和熱情,竟讓他從素人踏進專業舞台,兩度獲得鶯歌陶瓷比賽優選。何應朋說,柴燒作品的不確定、不完美,卻也是最吸引人、最動人的地方。燒窯的不確定,像極了人生,帶來驚喜也帶來遺憾。從中,他學會了「一切在心」!用接受取代執著,學會欣賞每件作品獨一無二的生命。


      隨著創作日益成熟,開始思考讓作品成為祝福,帶給更多的人,走進更多的生活和生命。於是,何應朋發起「陶藝傳愛」義賣,把一件件心血之作捐出,轉變成資源幫助弱勢的孩子與家庭。三百多隻陶製貓頭鷹、數百件的作品,化為獎助金與教育資源,送到需要的地方。他說,割愛大不易!但是,當作品能延伸出更大的善意和美意,那才是真正的圓滿。這種溫柔與善良,正是他走出童年困境,淬煉而得的力量。


      近年因為病痛,讓他必需腳步放慢,卻也因此而擁有更多時間去親近美,實踐愛。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何應朋願意成為其中的一道風景。他用「美感教育」四字寫下藏頭詩,送給大家——美不在遠方,就在日常的細微裡!在一顆善良,願意分享的心頭裡。


歡迎收聽09月14日(週日)14:30—15:00收聽「與美感教育共舞」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