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所稱譽的全方位藝術大師楊英風,在家中,並沒有大師的架子;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他一直是位很親切、隨和、充滿溫度存在的父親。釋寬謙法師說:「父親的創作,隨著材質的改變而進步;對孩子,和對待作品一樣,從不設限。」楊英風先生給孩子很大的天空,讓他們適性發展,讓他們在充滿人文藝術與關懷的環境中快樂成長,釋寬謙法師深受父親的影響,在建築領域有所鑽研,對藝術人文有所滋養。
被視為是臺灣藝術史上重要人物,楊英風先生的創作跨越了雕塑、建築、繪畫與版畫等範疇,發想多源自內心的自我對話、對生活的觀察、對生命的醒悟,以及對自然和宇宙現象所獲致的啟示,藉藝術與觀者對話,叫人從生活意象中得著感動,從作品中看見文化意涵,藉光影傳遞宇宙能動啟動美善循環生息。楊英風先生希望他的作品不僅僅是在殿堂中供人欣賞,更要深入生活,成為社會大眾的日常美。
2025年是楊英風先生百歲冥誕,楊英風先生留給我們的不止是著名於世的作品,更有處世的價值觀。他以苛刻的自我要求和堅韌的態度,面對創作中的挫折與人生的困難。釋寬謙法師說楊英風的創作歷程充滿挑戰,但是,他總能將困境轉化為創新的契機,將每一次經歷的起起伏伏化作藝術靈感,賦予作品更深的生命力。他的精神不僅影響了家人與後輩,更透過他的作品,啟迪了社會大眾,成為無形的文化遺產。
說到文化資產,釋寬謙法師提及一段殊勝因緣:交通大學設有「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匯集了楊英風先生的藝術收藏,完整記錄的研究文獻,以及教育資源。釋寬謙法師親自整理的三十集巨冊,以及拍攝了8年、在2024年上映的《我父英風》紀錄片。從文本、公共藝術品到影像⋯,完整典藏了楊英風的創作﹐讓楊英風先生的精神,得以有機會持續影響著社會和大眾,這是美美與共!讓一時得以千載!千載凝鑄於一時!
歡迎收聽01月05日(週日)14:30—15:00收聽「與美感教育共舞」
音量
80%
與美感教育共舞
美,是一時千載,千載一時——專訪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負責人釋寬謙法師
2025/01/05
單元介紹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
- 09/072025美,是氣質、氣韻和氣度——專訪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 林惟華副教授 林維芬講師
邀訪來賓:林惟華 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副教授 / 林維芬 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講師
- 08/312025美,是志於道,游於藝——專訪臺北市立天文館技佐 許晉翊先生
邀訪來賓:許晉翊 臺北市立天文館技佐
- 08/242025美,是任重道遠,不故步自封,不囚於困——專訪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館長李泊言
邀訪來賓:李泊言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館長
- 08/172025美,是用音樂與世界對話,許華語爵士一個漂亮的未來——專訪爵士女歌手 劉俐
邀訪來賓:劉俐 爵士女歌手
- 08/102025美,是開著豆花車創造愛和快樂,讓孩童看見家鄉,想望未來。——專訪豆花車導演 何明瑞
邀訪來賓:何明瑞 豆花車導演
- 08/032025美,是養成深刻的眼光和獨特的創造力!是全民都能共享的生活風景。——專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第十二任校長 劉錫權
邀訪來賓:劉錫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第十二任校長
- 07/272025美,是累積,沒有奇蹟!是一點一滴的探索、投入和恣意翱翔所累積滋養的身心靈——專訪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 一年級小朋友
邀訪來賓:一年級小朋友 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
- 07/202025美,是以音樂文化的聲音期待,激起土地記憶美好活水——專訪臺灣音樂館 館主任 賴世哲
邀訪來賓:賴世哲 臺灣音樂館 館主任
- 07/132025美,是從他鄉回故鄉,創造價值的活水——專訪烘焙師 郭明昌與蔡孟芬
邀訪來賓:蔡孟芬 烘焙師 / 郭明昌 烘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