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奕目前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大四,主修嗩吶,副修作曲。他認為當作品在演奏完的剎那,整個音樂廳萬籟俱寂,每個靈魂與殘留樂音,凝結、合而為一,直至掌聲響起的那段大美不言無聲寂靜,是最高境界、最美、最動人的時刻,是身為作曲人最感動、最具成就感的畫面。
 
   劉德奕會走向國樂領域,是因為國小二年級時看到國樂社團演奏,被國樂器獨特的聲音,簡單的幾條弦卻能變出各式音調旋律,整個樂團可以各自表述又能相互對話⋯,深深的吸引,因此開始學拉胡琴,後來,在老師的建議下,學吹嗩吶。由於非常喜歡吹嗩吶時,那種將眾人目光集焦於一身的感受,讓劉德奕充滿熱情走到現在。
 
   劉德奕說,演奏已不能滿足他對國樂的喜愛和自我實現的使命,故,進一步透過作曲來敘說出內心所思所感,尤其想映照當下時空與當代年輕人所面臨的現象,故,他從詩人戴望舒《樂園鳥》詩詞獲得靈感,創作的《樂園鳥》獲得由臺北市立國樂團主辦的「2024臺北市民族器樂大賽」冠軍。這個作品想敘說的是:即便處處碰壁,仍要努力追夢。劉德奕說,他個人努力追求的夢想就是:能成為一位被音樂史書登載有名的國樂續篇人。
 
   劉德奕還分享能聽見更多音樂細節的方法,如果在聆賞時,能增加接收音頻的機會,就會聽見作曲家藏在樂音中的一些訊息,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音樂欣賞小秘密!劉德奕認為美是不分身份、性別和年紀的,只要主動地給予自己機會,去親近、體驗所能接觸的事物;不斷地試著用各種方式去覺察差異;就能體悟符合當下心境的感受!也能發現藏在細微之處的訊息或密碼!美就在那裏。
 
   歡迎收聽08月25日(週日)14:30—15:00收聽「與美感教育共舞」
音量
80%
與美感教育共舞
美,是全然涵養自我,矢志成為國樂史的續篇人—專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學生 劉德奕
2024/08/25
單元介紹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
- 11/022025美,是以智慧超越突破,以共好鏈結永續——專訪華梵大學校長 李天任邀訪來賓:李天任 華梵大學校長 
- 10/262025美,是靈魂散發出來的氣息——專訪書法藝術家 李默父邀訪來賓:李默父 書法藝術家 
- 10/192025美,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閱讀陪伴幼苗成長——專訪屏東縣潮州青年潘彥升邀訪來賓:潘彥升 屏東縣潮州青年 
- 10/122025美,是陪孩子鍛鍊體魄,延綿友善、有溫度的人生——專訪源將單車生活館創辦人陳旭源 邀訪來賓:陳旭源  源將單車生活館創辦人 
- 10/052025美,是活活潑潑 健康快樂——專訪臺北市雙園國小輔導組組長 張倉凱邀訪來賓:張倉凱 臺北市雙園國小輔導組組長 
- 09/282025美,是正向健康的心理存在狀態——專訪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張鳳琴教授邀訪來賓:張鳳琴 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教授 
- 09/212025美,是為城市編織溫柔,再讓它長出文化的花朵——專訪基隆市政府文化觀光局副局長 鄭鼎青邀訪來賓:鄭鼎青 基隆市政府文化觀光局副局長 
- 09/142025美,是陶藝傳愛,助學追夢——專訪陶藝創作素人 何應朋邀訪來賓:何應朋 陶藝創作素人 
- 09/072025美,是氣質、氣韻和氣度——專訪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 林惟華副教授 林維芬講師邀訪來賓:林惟華 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副教授 / 林維芬 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