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鈺,三歲那年不幸罹患小兒麻痺症,左腳不良於行,儘管如此,重視教育的父親從不輕看她的特質,不但讓她學習珠算、二胡、書法,也在腳踏車後座綁上扁擔,讓她學會騎車。那根扁擔彷彿是父親的手,一次又一次地接住她,這是林子鈺生命中最美的畫面,也是勇氣和信念的起點。
學習路上,林子鈺從未感受到因不良於行而帶來困擾,或者與其他小朋友有任何不同的地方。學校裡師長與同學的照顧,家庭中手足之情的溫馨,讓她快樂長大。直到大學音樂系術科入學考試時,主考官對於林子鈺左腳狀況感到在意,擔憂她無法在舞台上展現優雅姿態,⋯這才讓林子鈺第一次感到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走上國樂指揮以及組團之路,要說起當年在桃園市忠貞國小國樂團時,受到校長與團員們的鼓勵,不需畏懼台下觀眾的眼光,讓林子鈺有機會將拐杖變指揮棒。之後,林子鈺創辦了九歌民族管弦樂團,催生了桃園市國樂團,讓國樂的悠揚樂聲,在桃園傳頌綻放。
在林子鈺團長的滿懷期許下,桃園市立國樂團以「深耕桃園,邁向國際」為定位,與各個縣市交流,彼此觀摩學習,感受各地音樂風氣和欣賞美的能量;更將桃園的特色,以國樂演繹,分享到國際許多城市,感動聽眾的同時,也活化團員們的音樂能量。國樂是座美麗的文化江山,是首動人的歷史詩篇,隨著吹、擦、彈、打,感動、共鳴、情感、理解、掌聲⋯,在空氣中交流釋放,跨越語言、階級、生理、國界、文化、喜惡等障礙和限制,一波又一波的洗滌心靈充滿感動。林子鈺從拐杖到指揮棒的人生經歷,像極了種子爭破綑綁,探頭尋找生機,長如參天大樹一般,展現生命的無可限量,並散發美好。
歡迎收聽11月19日(週日)14:30—15:00收聽「與美感教育共舞」
音量
80%
與美感教育共舞
美,是爭破限制,探索生機,長出參天大樹般的生命。—專訪桃園市國樂團 團長林子鈺
2023/11/19
單元介紹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
- 07/202025美,是以音樂文化的聲音期待,激起土地記憶美好活水——專訪臺灣音樂館 館主任 賴世哲
邀訪來賓:賴世哲 臺灣音樂館 館主任
- 07/132025美,是從他鄉回故鄉,創造價值的活水——專訪烘焙師 郭明昌與蔡孟芬
邀訪來賓:蔡孟芬 烘焙師 / 郭明昌 烘焙師
- 07/062025美,是為文化種下沒有太遲的開始——專訪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范姜泰基局長
邀訪來賓:范姜泰基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局長
- 06/292025美,是活的感心——專訪國泰綜合醫院 麻醉科主治醫師 孫維仁
邀訪來賓:孫維仁 國泰綜合醫院 麻醉科主治醫師
- 06/222025美,是跨越視覺障礙 看見看不見的新世界——專訪臺中市私立惠明盲校 揭金鳳老師
邀訪來賓:揭金鳳 臺中市私立惠明盲校 揭金鳳
- 06/152025美,是體驗真實的存在——專訪登山旅遊領隊 張睿杰
邀訪來賓:張睿杰 登山旅遊領隊
- 06/082025美,是真誠以對地追求盡善盡美——專訪資深座艙長 曾令潔
邀訪來賓:曾令潔 資深座艙長
- 06/012025美,是找尋生命中足以仰望的北極星 ——專訪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設計組許峰旗組長
邀訪來賓:許峰旗 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設計組組長
- 05/252025美,是心動、行動,恍若有光的打動人心——專訪清華大學 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梁正宏
邀訪來賓:梁正宏 清華大學 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 05/182025美,是用藝術對土地、城市、色彩與建築的詩性追求——專訪藝術家 葉佳緯
邀訪來賓:葉佳緯 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