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珊家住宜蘭海邊,上學之路,看著太陽從龜山島方向冉冉升起,幻化萬千的天光一路陪伴前進。土裡的小蟲、蚯蚓和淺灘的小魚,是她的玩伴,豐富多彩的自然環境是難以忘懷的遊樂場。這樣的生活經驗,使得吳佩珊對自然環境的細節、海天光影色彩的觀察,有細膩豐富的感受和回應,深刻地影響她,像是上天賜予的珍貴禮物!
吳佩珊從小熱愛畫畫,連考試獎品都是繪畫相關用品。及長,進入職場,仍不忘兒時的興趣和夢想,便付諸行動去畫室畫畫,專心並從不缺席。說到美感,吳佩珊說作畫時會進入心流狀態,似乎手中的畫筆、眼前的畫布、遠方的風景,身心靈皆融為一體,隨潛意識引導感知作畫,時間轉瞬就過,回頭再看,都會被自己的作品嚇到。如此專注和景象對話,用彩筆轉譯心靈感受,便是最深刻、純粹的美感體驗。
現實裡,吳佩珊是一位軟體工程師。儘管畫家和科技工作者兩者看似大相逕庭,相同的是,皆需要感性與理性兼備,多方斟酌、反思、選擇、安排、佈局,在繁瑣中化繁為簡,在精簡中找到最美的安置,與受眾共享感動。吳佩珊說,若將注意力放在美、好的、善的念頭上,讓心靈完全交托,投入在愉悅之中,便能忽略無關緊要的瑕疵。
學了六年的油畫,吳佩珊受到油畫老師鼓勵,透過參與第20屆「聯邦美術印象大獎」比賽,給自己一場期中考。榮獲首獎對吳佩珊而言是滿意!是鼓勵!也是肯定!這個比賽,讓她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見,讓她有機會分享令她悸動不已、上天賜予的珍貴禮物—最美的家鄉!
歡迎收聽05月28日(週日)14:30—15:00收聽「與美感教育共舞」
音量
80%
與美感教育共舞
美,是用彩筆捕捉悸動。—專訪第20屆「聯邦美術印象大獎」首獎得主吳佩珊
2023/05/28
單元介紹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
- 09/212025美,是為城市編織溫柔,再讓它長出文化的花朵——專訪基隆市政府文化觀光局副局長 鄭鼎青
邀訪來賓:鄭鼎青 基隆市政府文化觀光局副局長
- 09/142025美,是陶藝傳愛,助學追夢——專訪陶藝創作素人 何應朋
邀訪來賓:何應朋 陶藝創作素人
- 09/072025美,是氣質、氣韻和氣度——專訪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 林惟華副教授 林維芬講師
邀訪來賓:林惟華 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副教授 / 林維芬 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講師
- 08/312025美,是志於道,游於藝——專訪臺北市立天文館技佐 許晉翊先生
邀訪來賓:許晉翊 臺北市立天文館技佐
- 08/242025美,是任重道遠,不故步自封,不囚於困——專訪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館長李泊言
邀訪來賓:李泊言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館長
- 08/172025美,是用音樂與世界對話,許華語爵士一個漂亮的未來——專訪爵士女歌手 劉俐
邀訪來賓:劉俐 爵士女歌手
- 08/102025美,是開著豆花車創造愛和快樂,讓孩童看見家鄉,想望未來。——專訪豆花車導演 何明瑞
邀訪來賓:何明瑞 豆花車導演
- 08/032025美,是養成深刻的眼光和獨特的創造力!是全民都能共享的生活風景。——專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第十二任校長 劉錫權
邀訪來賓:劉錫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第十二任校長
- 07/272025美,是累積,沒有奇蹟!是一點一滴的探索、投入和恣意翱翔所累積滋養的身心靈——專訪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 一年級小朋友
邀訪來賓:一年級小朋友 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
- 07/202025美,是以音樂文化的聲音期待,激起土地記憶美好活水——專訪臺灣音樂館 館主任 賴世哲
邀訪來賓:賴世哲 臺灣音樂館 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