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與美感教育共舞

­美,是感動!是樂於創新和分享。—專訪「111年度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教學傑出」得主北一女中張萬苓老師  

2023/04/23
邀訪來賓:張萬苓 北一女中老師
單元介紹

​​   張萬苓出生在高雄中油煉油廠總廠員工宿舍,這是一個居鄰關係緊密,休閒活動豐富,設施完備的幸福社區。週末,上千人齊聚在中山堂,一同觀賞電影,共同分享劇情和感動的畫面,讓她印象深刻難以忘懷,也讓她擁有美好的童年回憶。
 
​   油廠社區環境優美,音樂風氣鼎盛,幾乎每家小孩都學琴。萬苓的母親發現她音感不錯,嗓音也好,便讓她學鋼琴。因為喜歡舞台表演,萬苓最初的夢想是成為演奏家,後來受到李金里老師的影響,便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位作育英才的好老師,播下喜愛音樂的種子,用音樂影響更多的人。
 
​​   萬苓認為自己相當幸運,先後在三所學校任教,都遇到很優秀的學生,從回饋中受到學生的啟發和激勵,樂於不斷地創新教學,是教學相長的受益者。萬苓說音樂是「動詞」,五感要「平衡」發展!原因是現今學生大多依賴視覺認識事物,常用耳機阻隔外界的聲響,身為音樂老師要善用聲教和樂教,啟迪並敏銳學生的聽覺感知經驗,尤其是,環境中處處都是音樂,屬於在地、現場、即時的專有聲景,是人與環境、四季、情感相互連結的通關密語。
 
   《後城中書寫—多音交響》是一本由師生共同完成的聲景美感作品集成。萬苓帶著學生走出校園,循著台北四個城門,規劃四條探索路線,過程中派發任務,從味覺體驗出發,發現沿路上的特色味道,與商家對話、搜集屬於城中的聲景,進一步觀察、感受周遭的環境和人文地景脈絡,最後,回到教室,將一路的感受用繪畫、寫詩、描繪出來,成為二八年華,獨一無二,共有共感共覺的後城中深刻美感印記。
 
    ​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下,提供了學生多元聽覺體驗的機會,對聲音覺察日益有感,提升了學生的感受力,豐富了他們對事物感知識讀和領悟的深度,這便是張萬苓播下的音樂種子,學生一輩子受用的禮物!也是用音樂影響更多人的美好見證!
 
​​    歡迎收聽04月23日(週日)14:30—15:00收聽「與美感教育共舞」

「111年度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教學傑出」得主北一女中張萬苓老師

「111年度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教學傑出」得主北一女中張萬苓老師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