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苓出生在高雄中油煉油廠總廠員工宿舍,這是一個居鄰關係緊密,休閒活動豐富,設施完備的幸福社區。週末,上千人齊聚在中山堂,一同觀賞電影,共同分享劇情和感動的畫面,讓她印象深刻難以忘懷,也讓她擁有美好的童年回憶。
油廠社區環境優美,音樂風氣鼎盛,幾乎每家小孩都學琴。萬苓的母親發現她音感不錯,嗓音也好,便讓她學鋼琴。因為喜歡舞台表演,萬苓最初的夢想是成為演奏家,後來受到李金里老師的影響,便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位作育英才的好老師,播下喜愛音樂的種子,用音樂影響更多的人。
萬苓認為自己相當幸運,先後在三所學校任教,都遇到很優秀的學生,從回饋中受到學生的啟發和激勵,樂於不斷地創新教學,是教學相長的受益者。萬苓說音樂是「動詞」,五感要「平衡」發展!原因是現今學生大多依賴視覺認識事物,常用耳機阻隔外界的聲響,身為音樂老師要善用聲教和樂教,啟迪並敏銳學生的聽覺感知經驗,尤其是,環境中處處都是音樂,屬於在地、現場、即時的專有聲景,是人與環境、四季、情感相互連結的通關密語。
《後城中書寫—多音交響》是一本由師生共同完成的聲景美感作品集成。萬苓帶著學生走出校園,循著台北四個城門,規劃四條探索路線,過程中派發任務,從味覺體驗出發,發現沿路上的特色味道,與商家對話、搜集屬於城中的聲景,進一步觀察、感受周遭的環境和人文地景脈絡,最後,回到教室,將一路的感受用繪畫、寫詩、描繪出來,成為二八年華,獨一無二,共有共感共覺的後城中深刻美感印記。
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下,提供了學生多元聽覺體驗的機會,對聲音覺察日益有感,提升了學生的感受力,豐富了他們對事物感知識讀和領悟的深度,這便是張萬苓播下的音樂種子,學生一輩子受用的禮物!也是用音樂影響更多人的美好見證!
歡迎收聽04月23日(週日)14:30—15:00收聽「與美感教育共舞」
音量
80%
與美感教育共舞
美,是感動!是樂於創新和分享。—專訪「111年度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教學傑出」得主北一女中張萬苓老師
2023/04/23
單元介紹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
- 07/132025美,是從他鄉回故鄉,創造價值的活水——專訪烘焙師 郭明昌與蔡孟芬
邀訪來賓:蔡孟芬 烘焙師 / 郭明昌 烘焙師
- 07/062025美,是為文化種下沒有太遲的開始——專訪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范姜泰基局長
邀訪來賓:范姜泰基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局長
- 06/292025美,是活的感心——專訪國泰綜合醫院 麻醉科主治醫師 孫維仁
邀訪來賓:孫維仁 國泰綜合醫院 麻醉科主治醫師
- 06/222025美,是跨越視覺障礙 看見看不見的新世界——專訪臺中市私立惠明盲校 揭金鳳老師
邀訪來賓:揭金鳳 臺中市私立惠明盲校 揭金鳳
- 06/152025美,是體驗真實的存在——專訪登山旅遊領隊 張睿杰
邀訪來賓:張睿杰 登山旅遊領隊
- 06/082025美,是真誠以對地追求盡善盡美——專訪資深座艙長 曾令潔
邀訪來賓:曾令潔 資深座艙長
- 06/012025美,是找尋生命中足以仰望的北極星 ——專訪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設計組許峰旗組長
邀訪來賓:許峰旗 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設計組組長
- 05/252025美,是心動、行動,恍若有光的打動人心——專訪清華大學 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梁正宏
邀訪來賓:梁正宏 清華大學 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 05/182025美,是用藝術對土地、城市、色彩與建築的詩性追求——專訪藝術家 葉佳緯
邀訪來賓:葉佳緯 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