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美學融入校園,開發設計思維課程:從現象源頭展開覺察、深思、設計、因勢利導、獲致長遠共好、展現特色,這是臺北市立和平高中的教育理念,也是近年來形構的校園氛圍和特色。温宥基校長帶領師生觀察校園,結合設計思維課程,從做中學展開教學實務,進而達成教育理念。
和平高中藉由教育部「學美•美學」環境改造計畫,發揮參與式環境營造之精神,以學生為主角,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出發,生師員工們主動提出各種觀點、與專家對話討論,將校園指標系統重新設計:既保留校園原有特色-馬賽克磁磚裝飾元素,也賦予創意發想及成長需求視角,讓校園指標系統反映青年學子的思維主張,共同挖掘屬於和平高中校園之美學基調。
温宥基校長認為,設計思維課程可以教會學生思考,面對生活解決問題時,應具備的各種知識和能力;而美感營造可以在真實與理想的生活中深度發掘;減法設計重視存在美學,不用無益無義堆疊贅飾,回歸事物自然本質及人我互動;觀察、發現、反省、實踐及關懷,其實就是美感教育的最大行動方案。
和平高中為何重視設計思維課程?馬賽克元素除了是和平高中的校園環境特色,它還代表了什麼意涵呢?温校長將如何繼續發展校園設計思維課程?
歡迎4/25(週日)下午14:30-15:00收聽「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聽聽臺北市立和平高中温宥基校長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