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其實就圍繞在我們日常生活,而且不僅是食品工廠或餐飲店家,我們自己也可能是風險的一環,這邊可以寥寥幾種常見狀況:
1.夏天常見的細菌性中毒:例子:便當或熟食在常溫下放太久,滋生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沙門氏菌。常見症狀為嘔吐、腹瀉、發燒。
2.生食或半生食的風險:例子:生魚片、未煮熟的牡蠣可能帶有海洋弧菌,輕則腸胃炎,重則敗血症,對免疫力差的人危險性更高。
3.毒素污染:加熱無法破壞的毒素,如仙人掌桿菌毒素(常見於放置過久的炒飯、義大利麵),幾小時內就可能出現嚴重嘔吐。先前導致多人中毒死亡的寶林茶室邦克列酸事件,也是非常嚴重致命的毒素。
4.天然毒素:河豚含有河豚毒素,未處理好的野菇含有蕈毒素。嚴重時會導致中樞神經中毒甚至死亡。
5.化學性污染: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的魚類(如含汞量高的大型魚),長期食用可能造成慢性中毒或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