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優活在一起

B、C型肝炎定期追蹤

2020/08/24
邀訪來賓: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林敬斌醫師
單元介紹

B、C型肝炎定期追蹤---可以降低肝癌發生率以及死亡率!
中山附醫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林敬斌
根據2018年國健署的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仍以癌症高居榜首。在所有癌症死亡率中,
肝癌僅次於肺癌排名第二。故預防肝癌、早期診斷肝癌和個人化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肝癌死亡率近10年來一直是台灣癌症死因的前3名,每年約有8千人死於肝癌,造成國人肝炎的最大禍首就是B型肝炎及C型肝炎。

研究指出,針對35-59歲的B型肝炎帶原和C型肝炎感染者每6個月提供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可以降低37%的肝癌死亡率(Journal of Cancer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2004) 130:417-422)。本院肝病防治中心自99年1月1日開始,率先加入中央健保局「全民健康保險B型肝炎帶原者及C型肝炎感染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計畫,提供患者追蹤管理、衛教照護的服務,針對B、C型肝炎患者,無論是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以電訪、信件等方式提醒患者至少每半年(6個月)做一次肝病追蹤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肝臟功能抽血檢驗(GOT、GPT)以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以早期發現肝癌及降低肝癌死亡率。肝病防治中心將追蹤照護的患者資料加以整理分析,

分析內容:有定期追蹤的患者發現肝癌的期別在初期的機率為92.8%;沒有定期追蹤的患者發現肝癌的期別在初期的只有35.29%,由此可見沒有定期追蹤的患者,發現肝癌的時候大多是在中晚期,沒辦法及早處理治療了。

分析結果:B、C型肝炎患者透過定期返診追蹤,確實可以早期發現肝癌、早期治療降低肝癌死亡率!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林敬斌醫師與常罡合影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林敬斌醫師與常罡合影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