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DJ Show

從電影思考: 找回斷裂的文化認同 創造台灣的故事

2023/03/20
邀訪來賓:史惟筑 中央大學台灣電影研究中心主任
單元介紹

上週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圓滿落幕,其中以《媽的多重宇宙》贏得7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奧斯卡即將走入一個世紀,也象徵著電影產業發展已達百年。

西元1895年,盧米埃兄弟於法國巴黎嘉布遣大道(Boulevard des Capucines)十四號大咖啡館的「印度沙龍」里放映了包括《工廠大門》(Workers Leaving the Lumière Factory)等多部電影,成為電影發展的濫觴。

橫跨了時間的長河,電影不再只是過去單純傳達動態影像的工具,而是一門跨越美學、哲學、藝術的學問。

 

本集邀請中央大學台灣電影研究中心主任史惟筑老師到節目上和我們分享老師在電影專業的相關研究。

到法國攻讀博士,一開始讓史惟筑最驚訝的是法國人普遍能夠對電影侃侃而談

她表示在欣賞大量不同類型影片的經驗下,可以發現影像敘事的方式有非常多可能性,而這有助於提升整體國民美學素養。

史惟筑也從此發現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決定加入中央大學台灣電影研究中心進行影像教育推廣。

 

談論到台灣電影,史惟筑分享過去在法國求學時,同學與教授聽到她來自台灣,熱情的表示很喜歡楊德昌、侯孝賢等台灣90年代新電影代表導演的作品,這是讓她相當感動的。

她認為台灣電影並不是沒有屬於自己的形象,只是很可惜的只停留在90年代的印象中,而這可能與台灣在經歷不同政權統治所導致的文化認同斷裂有關。

因此史惟筑以〈辯士何以成為台灣電影「起源」〉作為博士論文研究主題,試圖找出一種文化形象能夠超越這些文化斷裂,去解釋台灣電影的起源。

 

辯士是過去在無聲電影時代,當場為觀眾講解劇情的人。

除了講解劇情外,辯士也會化身為故事主角當場演出,也可能根據故事劇情給予自己的評價。

台灣電影與辯士有什麼歷史淵源呢?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於3/20()晚間22:32準時鎖定本集節目!

 

官網介紹 / 線上收聽點這裡: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aa

 

追蹤《校園 DJ Show》最新消息:https://linktr.ee/djshowintheschool

 

掌握最新趨勢,探索職人故事——

想要聽見更多來自青年的聲音,敬請鎖定《校園DJ Show》!

 

📡 各地區收聽頻率

📍北部地區——基隆-FM100.1,台北、桃園、新竹-FM101.7,宜蘭-FM103.5,金門-FM88.9,馬祖-FM91.5

📍中部地區——南投-FM98.1 ,臺中、彰化、雲林-FM103.5 ,苗栗-FM103.9

📍南部地區——高雄、屏東-FM101.7,恆春-FM99.3,澎湖-FM99.1FM105.3 ,嘉義、台南-FM107.7

📍東部地區——花蓮-FM103.7 ,舞鶴-FM100.3,臺東-FM102.9

 

【來賓】

 

中央大學台灣電影研究中心主任史惟筑

節目助理 - Amy(賴玟霖)

節目主持 - 賴冠瑄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