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生活中觀察到、甚至親身體會到某些社會制度的不盡友善,除了無奈與不滿,我們是否也曾想過,身為一般民眾也可以是推動改變的那個人?只是,我們知道怎麼參與嗎?
「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正是行政院為強化青年公共參與及溝通機制,提供青年於政府政策形成中的參與管道。透過制度化的提案機制,青年們不只是政策的被動接受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提出者與監督者。更可貴的是,所有提案的討論過程、部會回應與處理結果,皆透明公開在網站上,讓公共參與不只是形式,而是落實民主精神的重要實踐。
在這樣的制度中,我們看見了第二屆青諮會委員葉智文的身影。他所關注的是與年輕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居住正義」議題,特別是租屋市場的不透明與不公平。他從相關從業者的角度,觀察到目前社會上存在「公宅蟑螂」的問題——有人霸佔甚至非法轉租公有財產,形成資源浪費與不公。許多閒置的公有空間並未被有效利用,這樣結構性的問題,甚至成為特定族群套利的灰色地帶。因此,他提出「落實國有財產專業管理,活化閒置資產」的提案。葉智文試圖從制度面出發,思考國有資產的公共性與使用效益,並推動政府在資源管理與分配上更加專業與公平。
我們常以為「參與公共事務」是遙不可及的事,但其實,每一份在意、每一份關心,都能成為改變的起點。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主持人曾廣芝的腳步,一起走進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現場,傾聽葉智文如何從生活出發,進入制度脈絡,再從制度中找出可能的改變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