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臺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染疫人數不斷增加,甚至擴散至校園。為了避免疫情延燒,一所又一所學校暫停實體課程,轉向線上教學,在校學生驟減,營養午餐頓失供應對象,因此暫停供餐,備妥的食材無處消耗,保存期限又短,形成另一項待解問題。
雲林縣作為農業大縣,是各縣市營養午餐食材的主要產地之一,許多農民配合團膳業者契作,早在疫情延燒前就已排定耕作時程,難以因應臨時變動。學校暫停供膳,並且不知何時才能恢復,農民除了生計受影響,也不願辛苦種出的有機蔬菜就此白白浪費,因此積極思考解決之道。
本集《教育新亮點》訪問雲林縣農業相關從業人員,請他們分享如何透過官方與民間合作,將學生吃不到的營養午餐化為愛心,轉贈給有需要的人,不僅將食材物盡其用,也讓受贈對象能在疫情肆虐下,得到一點小小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