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教育新亮點我們將到雲林縣麥寮高中,深入了解學校如何以一門「翻轉東南亞」的課程,翻轉學生對於東南亞的負面刻板印象,以及培養學生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
十二年國民教育基本課綱致力於培養「自發、互動、共好」的現代公民精神,雲林縣麥寮高中所在的區域有許多東南亞的移工,學校的學生有四分之一也是新住民的子女,在不同文化的接觸下,容易對彼此產生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因此,學校面對這樣的在地特色,思考如何轉化成為學生學習的最佳教材。
麥寮高中的溫美玲老師表示,學校自民國105年開始設計校定必修課程「翻轉東南亞」,108學年度試行,希望透過課程,不僅翻轉學生對於東南亞國家的偏見,也引導學生學習尊重與包容的態度,鼓勵學生從多元的角度認識東南亞的國家。
麥寮高中的「翻轉東南亞」課程,透過媒體素材、桌上遊戲及實地訪談等方式,在課程最初的「偏見搜查線」中,請學生在黑板上寫下對於東南亞國家的各種印象及偏見,此外,讓學生進行桌上遊戲的體驗,並觀賞「台北星期天」、「戀戀木瓜香」及「娘惹滋味」等影片,透過各國移工的角色扮演及影片的深度討論交流,讓學生深刻地體會、理解外籍移工和新住民的處境。
麥寮高中的許倪菁老師特別帶領學生手作冬至湯圓,基於不同國家的飲食習慣及文化,甚至連湯圓的吃法、作法及其所包的餡料都會有所不同。此外,「翻轉東南亞」的課程也鼓勵學生實際訪談外籍移工或是新住民,希望透過聊天的互動過程,讓學生發現以往所忽略的部分,鼓勵學生在多元的意見中腦力激盪,翻轉刻板印象,讓課程變得活潑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