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逯耀東的飲食書寫,因為其中有淵博的學識以及過人的品味。那些敘述飲饌經驗的文字裡,除了展現生活情趣,往往也流露出對生命的看法。此外,我也喜歡逯耀東的雜文與序跋類作品,不炫弄文筆、不張揚技法,具有一種老派文章的從容優雅。所謂老派,不單是章法佈局方面的游刃有餘,更是心境與氣度上的安然自在。
在《似是閒雲》這本書裡,我讀到了治學態度、師友情誼、文化重量,以及知識份子的抱負。要在散文裡開展這類厚重的主題,其實不太容易。必須執簡馭繁,化沉重為流利,運筆如閒雲,才能讓文章不致生澀冷硬。逯耀東曾提到,學者季羨林的散文「平淡中蘊蓄著深厚的感情」,我想這也正是《似是閒雲》的特色。
《似是閒雲》收錄的文章裡,史料典故信手拈來,一如閒話家常,讀來沒什麼壓力。許多篇序體散文並列在一起,可以看出一個歷史學者的生命軌跡。歷史專業之外,逯耀東讀文學、讀武俠小說的心得,文字火候像是慢烹慢煮,寫得相當有味道。古今參照之下,對時局的感嘆、對人物的臧否、對生命的領會,便寄託在一則又一則的歷史材料裡。這大抵就是終身追求學問的人最熱愛的功課了。那樣的情懷,一如張孝祥的詞句「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似是閒雲》裡的文章,筆調悠遠,有雲淡風輕之美。彷彿再怎麼艱難的課題,都可以淡然處之。
《似是閒雲》裡,讀書、寫作、與人交好,從而擁有一片獨立的天地,這樣的狀態真是令我神往。掩卷之際,此心悠然,像是一片閒雲,去留總無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