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由第三章開始共讀,作者一開始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不是手足,而是自己……」去討論關於照顧責任的理論和回應。以台灣文化來說,也有「長子」照顧的文化期待(而實際上是媳婦承擔角色),在同樣是父權文化脈絡的日本,也有著類似的期待,但出乎意料的,受訪著表示「長子」並不是成為兒子照顧者的主因,而是因為剛好有時間或資源,因此成為兒子照顧者。有些非長子的兒子受訪者,也會開始思考「為什麼認為『只得自己做』」。此外,也有因為繼承家業,而認為自己個成單照顧角色的兒子。
在兒子照顧者中,有些人有姊妹,但有許多人並不喜歡出嫁姊妹來幫忙照顧父母,因為更熟悉照顧技巧的姊妹常常變成「指導者」,讓他們感到壓力;也有些人是擔心姐妹要承擔媳婦角色的工作,已經太辛苦,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脈絡。最後,作者也分析了不肯乖乖接受幫助的男人心,要承認自己的不擅長,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準備周全」的兒子很少見,事實上也沒有準備好的一天,不論有或沒有手足,照顧都說來就來。
透過閱讀這些生命故事,除了更多的理解,可能也會讓聽眾們思考自己的照顧經驗,如果這些故事打動了你,歡迎下週也上線和我們一起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