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師覺得要在教學中融入議題是件困難的事,也有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開口和孩子談性別,今天邀請到具有教師和家長雙重身分的麗淑老師,分享自己在校園和家中和孩子討論議題的經驗。
麗淑老師曾將性別、人權、公共議題融入課程,除了分享自己的教學觀察外,也分享了如何回應孩子提出較尖銳或涉及歧視的問題,麗淑老師認為,當孩子出現疑問時,最好可以將這些問題視為討論的機會,所以老師和家長可以幫自己多充電,陪著孩子一起找答案。
除了老師身份,麗淑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在自己育兒的過程中也會和孩子聊到情感教育、人際困擾等狀況。老師分享,當和孩子談情感教育時,可以試著先放下緊張和擔心,回想一下自己初戀時的怦然心動,讓自己和孩子的感受更接近一些,不要將戀愛視為洪水猛獸,孩子才會更願意和家長分享自己的疑問。
最後和麗淑老師討論,最近有許多網友熱議的台大經濟學生會選舉提案中的性別歧視言論,其中包含許多性別刻板印象,也有對多元性別不友善言論。麗淑老師認為,不要認為這些歧視或玩笑沒有殺傷力,這些微歧視其實才更加複製了刻板印象。最後麗淑老師也建議,若是老師和家長們想多了解相關議題,可以追蹤一些NGO團體的臉書粉絲頁,將會很有啟發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