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性別平等Easy Go

跨性別專題,第二個十年(性別平等教育季刊96期)

2022/05/08
邀訪來賓:蕭昭君 國立東華的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退休副教授
單元介紹

每個性別都該有自在、安全活著的權利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96專題:跨性別,第二個十年,本集邀請專題主編國立東華的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退休副教授蕭昭君老師,談談這個專題的發想與緣起,從2011年跨性別 性別打造,2018年眾聲喧嘩跨性別主題,96期再以跨性別為主題的原因是甚麼?性別平等教育季刊十年之後再以跨性別為專題,時空背景與教育現場與十年前有何不同?

 

專題當中的八篇文章,涵蓋家庭、學校、兵役體檢、軍隊,社會生活處境,這八篇文章如何設定? 以及文章多以經驗陳述,是否也反映到一些調查,如卓芸萱引述伴侶盟調查中近半數的跨性別填答者卻也表示在成長過程裡,曾在校園內遭到他人不友善的對待,情況尤以發生在國中階段比例最高(74.09%)。而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20年同志學生調查,也提到跨性別學生比起順性別學生,更有可能因性別氣質表現而感到不安全(40.5% vs 21.1%)。跨性別學生、非二元性別學生都比起順性別學生,更有可能基於性別認同而遭遇騷擾攻擊(50.0% vs 41.1% vs 25.1%)。跨性別學生比起順性別學生,更有可能基於性別氣質表現(51.2% vs 30.5%)、性傾向(39.3% vs 23.8%)而遭遇騷擾攻擊。

 

專題文章,似乎有比以往討論跨性別面向更廣,例如牽亡歌的小立、兵役體檢的觀察的青心烏龍,當兵經驗的黃琴愛。

 

專題文章反映出時代改變並非如此快速,就是這些文章的作者,或者當中提到人物,都還很年輕,但是他/她們所經歷的(別人對待的方式),也許跟九零年代或之前差距不遠,或者說跨性別的社會處境更多是隱微的歧視,雖然這十年台灣社會對於性別議題的接受度不同以往。主編這期專題時的心情,如何看待這些改變?或者沒有改變的地方?

官網收聽

Apple Podcast

教育電台性別平等EasyGo

跨性別第二個十年.jpg

跨性別第二個十年.jpg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