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專業研發團隊編寫台灣第一套「針對國中小學生」具性別平等意識的情感教育教材。學校關於情感教育正式課程往往呈現單一觀點,課程內容無法回應學生的真實經驗。
本集邀請《千德爾》研發團隊翁麗淑、紀孟均兩位老師,來談談第11單元 賽博特衛星_未成年懷孕教案設計的發想與理念。
一、未成年懷孕議題,如何在中小學課堂上成為議題?
二、星球事件簿:茉莉與安迪的處境,故事如何發想?
三、任務一看見茉莉的內心世界,當中有四個角色茉莉、安迪、家長、同學,同理不同角色的情緒,以情緒為重點的想法是什麼?從練習同理別人的感受,如何讓學生更加瞭解未成年懷孕議題?
四、補給站,尋求資源
支持茉莉,法律資源的介入,讓學生理解四種選擇(留養、出養、寄養、終止懷孕),以及性平法的協助(思考:支持茉莉同時也支持安迪?)
五、尋找資源:福利、立法、媒體、教育、關懷、魔法,
這些資源介入,是否也表示未成年懷孕議題的多元性?(多面向?)
教學提醒:學生比較難理解一個困境背後可能複雜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案.
未成年懷孕議題,往前延伸適性教育,往後延伸是學校要協助學生.
這個議題在教學上的難度是什麼?如何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