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教育法今年第16年,這集訪談邀請前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專案經理張明旭,以第一線NGO的實務經驗,來談談自身從真愛聯盟事件開始參與性平教育,而在求學過程完全沒有性平教育與同志教育,提出四個面向與困境。
一、多元性別學生校園處境以及反同勢力對性平教育的汙名與造謠:在行政院2020台灣性別圖像,關於性霸凌統計,2018年疑似校園性霸凌男生有87.2%(女生12.8%),跟性騷性侵形成對比,大平台的觀察是甚麼?數字代表的意義?
二、組織與制度:性平會運作失靈與師資培育缺乏性平教育。至今性平法16年,也有規定,學校教職、性平業務承辦人於須接受性平研習。師資培育與進修,問題在於沒有科目就叫性平教育,很多老師覺得跟他的科目無關,或者沒時間趕進度,性平教育/議題可能被邊緣化,要如何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