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的討論通常會以學者專家、教師、家長意見為主,但是接受教育的是學生。公投之後,也有學生反應學校老師開始比較不談性平(同志教育),老師的擔憂害怕較多。而學生其實很敏感,尤其是同志學生的憂慮….
本集訪談內容將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86期文章談起,高中生與大學生對於性平教育的想法,談談觀察與經驗(包括文章訪談),現在學生的性別意識,以及對於同志教育議題的態度的轉變。文章中友也提到某老師上課提到恐同症,有學生想炸死同性戀。如果遇到反同的學生或同學,要如何面對溝通? 反同的學生的樣貌是什麼?(宗教?家庭?真實生活沒有同志朋友?)
今年五月發起學生挺性別平等教育連署,超過一萬人!!!。從板中男裙週就可以看出,世代的差異。其實,據我了解,反同團體希望18歲以前都不要談同志,而公投結果也只能規範到中小學,但是如果學校避而不教,可能造成性平教育的斷裂。是性別敏感度不足的校園教學?而公投之後,學校的性平教育的方向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