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性別平等Easy Go

體制外教學:性平繪本巡迴列車計畫

2018/12/02
邀訪來賓:劉育豪 高雄市國小教師、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
單元介紹

長年致力於性平教學的劉老師,從去年到今年的暑假發起性平繪本巡迴列車計畫,他說在學校常用繪本作性平教學,是比較單向教學,但對於學齡前孩子,是否也有機會認識性平? 而這計畫進行方式是雙向的,會不會有這樣需求的家長與小朋友,對性平教育有興趣,基本上會來申請的家長是性別友善的,所以多元性別特質、家庭,他們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巡迴計畫中使用的繪本,有不同面向:性別特質、性傾向、多元家庭、性教育。雖然計畫原定是國小小朋友為主,但參與的小朋友從最小兩歲到國中生都有,成為混齡教學。劉老師說,這就必須以最白畫的方式,至少有讓最小年紀的小孩可以聽得懂。而繪本選擇會以挑選動物為主,小朋友通常會對動物的故事感興趣,例如像是每場必講的《愛花的牛》,同志家庭《一家三口》的企鵝、關於性教育《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通常會先以小朋友的經驗出發,帶出故事,引起動機。

 

劉老師說,回到經驗很重要,例如問小朋友平常會喜歡做甚麼? 有些小朋友的興趣不一樣,從不一樣去引導尊重個體的差異。小朋友也不會一直只是聽故事,講繪本還是要回到孩子的經驗,故事是故事,經驗才能跟小朋友討論與對話。

 

小朋友的刻板印象較淺,新的概念比較可以接受,或者在家裡跟爸媽有談過類似的話題,只是沒有很深入理解,就可以藉由參與說故事,可以稍微了解多一些。

 

在進行繪本故事,參與的家長一定會聽到教學內容,家長雖然性別友善,但不一定對議題有深入了解,家長一起來反而可以讓他們認識議題。有些家長會帶著某些困惑,例如性教育,有些家長跟孩子談性比較沒有很大的保握,就會在當下跟劉老師請教。(學校需要性教育之必要…..)

 

劉老師講繪本不會以道德訴求(會太矯情),他通常會跟小朋友說,我們的社會就是有不同的人存在,你以後要用甚麼方式跟不一樣的人相處,是你自己的覺得,而不是我告訴你的。也許他們以後會遇到同志同學、朋友,老師。相對的,在旁邊聽到的家長,應該也不希望他的小孩去霸凌別人。

 

這幾年許多性平事件,劉老師覺得讓許多家長擔心在學校做某些議題教學,會遭受質疑。但是在學校之外,對於性平教育有很大的需求,所以才會想以繪本巡迴方式來談性平教育。

20525790_1924793947537035_6274865464198965383_n.jpg

20525790_1924793947537035_6274865464198965383_n.jpg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