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吳雅文指出
「如果崑曲是戲劇王國裡的一尊王冠
那麼王冠上面最璀璨的明珠
一定是崑曲演繹的傳奇《牡丹亭》。」
為何如此? 《牡丹亭》與崑曲的關係?
而提到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為何就會想到其代表作《牡丹亭》?
若以現代人眼光觀之《牡丹亭》不過是兒女情長,為什麼能夠傳唱至今呢?
4/3(四)下午4:05~5:00 tea time時光《文學人生單元》,將邀請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吳雅文深談這段穿越時空的生死戀 【浪漫傳奇《牡丹亭》】。
節目內容如下:
●湯顯祖在該劇《題詞》中有言
「如杜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徑林續記》中的敘述
朱元璋有一次問崑山耆舊周壽宜,說:「聞崑山腔甚嘉,爾亦能謳否?」
●崑曲「婉麗嫵媚,一唱三嘆,於是美善兼至,極聲調之致」
●【皂羅袍】經典: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 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捲雲霞翠軒雨絲風片,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