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可樂?這是芋頭牛奶?」學生從不同代碼原料,自己手調出特調飲料。
這是海青工商健康與護理老師李美芳在《食安議鹽糖》課程裏其中一項活動。
美芳老師說「想藉此引發學生思考平時我們到底喝下什麼?吃下什麼東西?常見的食品添加物:鹽糖,又隱藏什麼健康風險?」
另一頭教室風景─雄中音樂班
「學生最後會嘗試做出雄中校歌。」高雄中學公民與社會老師蘇家瑩說。
創發校歌,緣起於家瑩老師創發的教案《社會規範形成社控制─以政府反共抗俄運動為例》
究竟校歌、制服甚至空間…,隱藏著什麼樣的社會規範與期待?
今年高雄教育節中,有8位教師創發8份教案
海青工商的李美芳老師與雄中蘇家瑩老師即是參與教案開發的兩位教師。
兩位老師為何各以其主題創發教案?教案內容是什麼?試教後,學生回饋是什麼?分享內容裡,也給我們不少思考
4/30(二)下午4:05~5:00 tea time時光,邀請海青工商健康與護理老師李美芳與高雄中學公民與社會老師蘇家瑩,搶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