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媒體來做客

中央社文青主任邱祖胤與《記者在現場》好故事

2022/10/24
邀訪來賓:邱祖胤 中央社
單元介紹

與文青邱祖胤主任因書而結緣。

收到印刻文學寄來《記者在現場》一書、本來無法理解此書的撰寫用意。一個午後閒來展卷,卻被書裡一個又一個記者參訪現場幕後的故事給深深感動。

祖胤前輩畢業後,先服務於出版社,2003年進入報社服務十八年,擔任文化組負責人,近期轉赴中央社擔任召集人。

成立於1924年的中央社,曾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台灣最具影響力的媒體。除了台北總社,更在全球近30個重要國家、城市派駐特派員,以台灣觀點報導各國動態。

在海外,因疫情按下暫停鍵的各國現場、東京奧運及香港反送中抗爭街頭,特派員不畏艱難在第一線留下重要紀錄;在台灣,除了日復一日忠實報導新聞,記者更關注在地文化的多元面向,書寫人物與時代的樣貌,反思自身的媒體角色。

這次中央社與印刻文學所合作的《記者在現場》一書聚焦於文化與國際視野。從鏡頭外世界運行、走出自信(屬於台灣人與世界的故事)、因理想而勇敢、到漏網鏡頭等不同視角鏡頭外故事。

裡面許許多多有趣的幕後花絮、屬於台灣與世界獨有又好聽故事說都說不完,只好由主持人選幾個覺得特別妙的故事、請邱大哥分享。

包括:土耳其特派員筆下的土耳其浴場、【安哥拉山羊毛、土耳其失手的財富】、南美洲疫情下的藝術與劇院消逝與重生。

此外、漏網鏡頭下,【相機被偷、半夜等無車,在疫情下奧運攝影師求生記】的故事,以及深得我心的【一點也不走鐘的走鐘獎】報導都是精彩作品。


簡言之,這本《記者在現場》集結近四年來三十多位在地與五大洲的特派記者新聞所見所聞、以及採訪後的心情書寫。

更是一本為我們呈現新聞從業人員在高壓且實事求是工作下,以非常有溫度的文字所呈現多元面貌。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