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媒體來做客

藝起來銀青共學~專訪台師大全人教育中心蔡昕璋老師

2022/01/03
邀訪來賓:蔡昕璋 USR召集人
單元介紹

蔡昕璋老師,一位臺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臺北藝術大學藝術教育碩士。昕璋老師透過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中的亮點項目~藝起來玩社區微型音樂,藉由不同故事短劇,邀請課程參與者以及觀眾朋友們共同想像、體驗人類的生活經驗,其中,「促進改變、創造連結、重塑關係」是最重要的核心信念。

目前服務於台師大全人教育中心的昕璋老師,每年暑假期間,讓高齡者和大學生們每週進行一次共學課程,而在總時數不到十小時的課程(實際付出的心力可能超過數倍)中,這群年齡差距超過半個世紀的團隊,共同創作、共同演出,不可思議地共同完成了一齣微型音樂劇。

從2018年起,每一年完成一部動人的音樂劇,從《回家的記憶》,《城市的旋律》,到《隔壁的老王》、《預期的願望》等,讓年齡跨度超過六十歲以上的銀青世代、一同實踐了「高齡共行、青銀共學、社區共好」的理念。

有別於傳統的精緻藝術教育取向,昕璋老師辦理的這門課程融入了「參與式藝術」、「社會投入式藝術」、「社區為基的藝術教育」、以及「服務學習」的概念,除了鼓勵參與者共同激發創意之外,更強化參與者美感素養、人文思維、社會關懷等公民實踐的能力,並且引導反思相關的社會議題。 
        創新的青銀共學藝術實踐方案,除了促進多元文化情感、經驗的生成外,更能反思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彰顯現代公民的價值。這即是一種從「我」到「我們」的關係美學。

不要以為一切都是一帆風順,昕璋老師說起多年來學生嗆他的豆芽菜音樂教學的故事,雖然讓人忍不住為他捏把冷汗,但其實賢獲真的才是買貨人!當年嗆他嗆最兇的大姐,結果也是最用功、最最對他相挺的戰友。

轉眼多年過去,這些共創音樂作品延展了青銀共學藝術實踐方案戲劇創作的更多堅持與可能性。創新的青銀共學藝術實踐方案,除了促進多元文化情感、經驗的生成外,更能反思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彰顯現代公民的價值。這即是一種從「我」到「我們」的關係美學。

昕璋老師所帶領的計畫多年來榮獲:2020年TCSA臺灣企業永續獎-「大學USR永續方案獎銅牌」的肯定。TCSA臺灣企業永續獎是由財團法人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已舉辦十三屆,被視為國內最具指標性的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獎項。還有更多國內外的肯定與講演邀約不斷,在在顯示蔡老師做的這一塊真的少不了!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