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九十九種藍》以詩入歌
✅ 收聽方式
聽首播: 首播當日點開網頁右上方收音機圖形。點選世界夢想表演廳節目即可收聽
聽回放: 當日首播後會出現的該集藍色收聽鈕, 即可回放收聽。
詩與音樂的對話:從莊重吟詠到療癒搖籃曲
當詩變成音樂,它如何突破純文本閱讀的限制,
進入更廣泛的領域?而音樂還能為其他文體帶來怎樣的新樣貌?!
• 詩與音樂融合, 文本來自詩人零雨的〈女兒〉組詩。
• 不同音樂風格, 唱出女性的創傷、獨立、解放與重生等生命歷程。
• 融合藍調、爵士、搖滾、中亞、西方古典等風格。
專輯音樂創作/ 羅思容:
寫詩、畫畫、唱作歌詩。從獨特的語境尋找富於文學性與音樂性的創作語彙。
歌詩作品《每日》《攬花去》、《多一個》《落腳》、《今本日係馬》並參與26 張合輯,
曾榮獲 3 座金曲獎、金音獎、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等。
詩詞/零雨 :
台灣當代重要詩人。2022 年以詩集《女兒》獲頒台灣文學獎「金典獎」,
2025 年獲頒紐曼華語文學獎 , 是繼楊牧、朱天文、張貴興之後,第四位獲得此獎的台灣作家。
❤端端小記
過去曾多次訪問思容的端端 , 即使不會講客語,
卻能從思容的歌聲中感受著那不需要語言就能溝通的情感!
這回盼呀盼著盼著, 終於等到了思容的華語專輯,
她開口讀詩就令人入戲 , 吟唱歌曲時字字句句牽動著聆聽者,
她是一位外表溫柔, 內心卻無比強韌的超級才女,
總是以整個身體的能量輸送歌曲中的情感,聽者難以抗拒, 不自覺就將每個細胞張開感受!
回溯當年某天拿到零雨的詩作之後 , 思容竟是當晚一口氣就把十首歌寫完?!
然而, 專輯錄製與成品誕生卻已經是在多年以後....
對我來說 , 思容就像是把建築師的設計圖 , 實際蓋成了房子 ,
施工過程由思容帶領樂團讀詩後創作錄音, 確保詩歌意境與音樂性的深度結合。
透過思容對音樂的直覺 , 對詩的咀嚼消化功力 , 將詩中的呼吸與節奏一起編碼入樂!
這是一整組音樂家與詩人零雨的對話工程, 賦予〈女兒〉組詩嶄新的面貌 。
這回主持人端端將以重磅企畫的導聆方式,
細細的一首首, 聽著思容如何從詩的文本創作歌曲 , 如何與樂手音樂家們合作?
每一首背後都是充滿細節的故事。
詩的隱喻擬化經常像是一件美麗的外衣 , 仔細咀嚼後才能見到花園與暗淵!
目宿媒體表示, 專輯以「海洋」為設計概念大量滿版, 不同冷暖及明度的藍色調,
象徵淬煉女性如海洋般的生命力 ,
有趣的是, 思容那天在端端的錄音室說: 「今晚感覺一直漂浮在海上!」
端端在導聆的順序與專輯編排不盡相同 , 為的就是為聽眾留下空間,
能夠重新獲得自己的聆聽脈絡與織感!
節目中特別安排驚喜嘉賓,讓聽眾能以更立體的觀點收藏.
敬請期待合作的不同音樂家將在不同集, 於關鍵時刻神祕出現!
《女兒的九十九種藍》參與音樂人:
• 羅思容(譜曲、演唱、製作)
• 王榆鈞(實驗聲響)
• 蔡偉靖(手風琴)
• 葉俊麟(大提琴)
• 高承胤(單簧管)
• 周意紋(鋼琴)
• 陳思銘(吉他及共同製作)!
❤ 本集為PART1播出 ,歡迎鎖定關注PART2
❤ 本節目更多訊息可搜尋 端端主持人 |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