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理健康?
WHO 定義(身心社會三方面的健康狀態)
不只是「沒有生病」,更是能適應壓力、發揮潛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常見的心理困擾,如:焦慮、憂鬱、倦怠、失眠、關係衝突、成癮等。
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生理因素(睡眠、運動、飲食)、心理因素(思考方式、自我對話)、社會因素(支持系統、職場環境、經濟壓力)。舉例來說,學生來自課業、升學、人際等壓力,上班族來自經濟、家庭等多重身分壓力等,常見出現反應如心情低落、憂鬱、自傷等狀況。
促進心理健康的方法:
日常自我照顧技巧:規律生活、運動、正念練習、情緒書寫,建立「心理急救包」(呼吸放鬆、找傾訴對象、降低自我批判)。
人際與支持網絡:社交連結的重要性(家人、朋友、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