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紅血球的壽命約為120天,期間會不斷汰舊換新,老的紅血球會被分解、新的則由骨髓製造,若供需發生失衡,就可能出現貧血。常見症狀包括,頭暈、頭痛、臉色蒼白、疲倦、體力變差、容易喘、心悸等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1年全球貧血盛行率報告指出,全球約有27億人(42.6%)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各地區因為疾病、營養、種族等因素,貧血盛行率也有所不同,亞洲地區的貧血盛行率平均為42%,僅次於非洲的60.2%,其中東南亞地區兒童的貧血盛行率為53.8%,育齡婦女為41.9%,台灣近年的貧血盛行率雖沒有正式統計,但推估應該與東南亞地區的盛行率相去不遠。
大部分輕度貧血患者,平日並不會有明顯症狀,有可能只是日常生活作息出現的些微改變,例如過去可以一下子爬3、5層樓,最近突然爬1、2層樓就會喘需要休息;或者走路走快一點時就會頭暈或喘促;或者蹲低站起等大幅度改變身體動作,會造成短暫的頭暈目眩等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