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做伙來開講

清明時節,我們的身體會有哪些變化?要怎麼吃、怎麼動,才能健康過這個節氣?

2025/04/02
邀訪來賓:謝景鵬  玉晟中醫診所院長
單元介紹

­

每年這時候,大家都會準備掃墓,清明節祭祖,表達對祖先的思念,也是一個讓家族聚在一起的日子。不過你知道嗎?在中醫裡,清明這個節氣也是養生的大關鍵耶!今天就讓我來跟大家聊聊:清明時節,我們的身體會有哪些變化?要怎麼吃、怎麼動,才能健康過這個節氣?

03:00–08:00 節氣與身體變化:養肝、疏肝、動起來

在中醫裡,有句老話叫做「天人合一」,意思就是說,我們人不只是活在房子裡、辦公室裡,我們的身體,是會跟著大自然變化的。春天,是「發生」的季節——萬物都在長、草木開始發芽,動物也出來動了,我們人呢?氣也會動,尤其是「肝氣」開始升起。中醫說「春屬木,應肝」,春天就是養肝的好時機。肝這個器官啊,在中醫裡不只是排毒,它負責的是:

氣的疏通(讓我們身體的氣血流得順)

情緒的調節(讓我們不會動不動就爆氣)

還有控制筋骨的彈性(筋若軟,人就靈活)

所以你會發現,有些人春天來的時候,會突然:變得比較急躁、容易生氣、脾氣火爆,有人是頭痛、頭暈、眼睛乾澀、耳鳴,有人則是筋骨卡卡、肩頸變硬、手腳抽筋,還有一種比較悶的,整天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沒動力、想吃又吃不下,這就叫「春睏」。我們台東的生活環境很特別—白天太陽很大、山風吹得強、晚上又會涼,這樣的天氣變化,就更容易讓身體的氣血運行亂掉。像我們有些農民朋友、原民長輩,春天這時候要上山整地、種小米、補菜園,但常常一忙起來,早出晚歸、沒吃飽、沒休息,一下子肝氣就卡住了,身體就開始出問題。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