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卑南大圳興建沿革:
答:卑南大圳最早建於明治31年(1898年),因當時於臺東市與卑南鄉的農民為增加生產、改善生活,請設卑南圳,由政府補助工程費1,300圓,民眾出勞力,拓建卑南圳,因經費不足,圳路只能灌溉約668甲土地。1933年,日本政府為謀臺東農業發展,由台灣總督府撥款88萬餘圓補助地方政府負責修建卑南圳,於1933年10月5日開工,原擬2年完工,但因1934、1935年2次颱洪災害,延至1936年3月才完成,經費增為97萬餘圓(增加經費由成功新建漁港結餘款移補),灌溉面積達2,440 甲。1936年(昭和11年)日本人為求軍糧補給而再次整修,於1941年(昭和16年)竣工。卑南大圳工程完工後並且使當地單期作成為兩期作。水圳規模擴大後,吸引大批漢人移入,建立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