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做伙來開講

台灣日治時期日本移民村,約可分為私營移民村與官營移民村,而兩類型移民都是以解決日本內地人口過剩問題為主要目的。

2023/11/23
邀訪來賓:陳燕釗  台東大學社區樂齡學堂老師
單元介紹

­ 台灣日治時期日本移民村,依照移民性質分類,約可分為私營移民村與官營移民村,而兩類型移民都是以解決日本內地人口過剩問題為主要目的。若只論及有計劃的大型移民村,應始自1899年由賀田組主導、位於花東縱谷的賀田村為首座的日人移民村。不過,並沒有形成明顯的日式聚落。1909年-1918年,台灣總督府開始積極介入移民措施。仍以台灣東部為主要目標的移民計劃,共引進了約1700餘人的移民。之後,東部平原的移民再轉為私營,並轉以臺東為主。移民村不成功原因,主要係因水土不服、衛生條件太差、耕種作物選擇、移民無法取得所有權等因素,移民村設置並不成功。實際的農村轉移人口,比遷往各大都市的日籍移民人數有著懸殊的差距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