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美麗臺東教育啟動

美東週五:樺加沙颱風特輯

2025/09/26
單元介紹

台灣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發表文章說,樺加沙「已穩居今年的『風王』」。雖然不會登陸台灣本島,但由於樺加沙為大型強颱,「颱風及外圍環流與地形的交互作用,仍將帶來強風及致災豪雨的威脅,絕不可小覷」。

 

9/23在花蓮的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短短時間內,洪水就像海嘯一樣,衝進了光復鄉。一夜之間,整個家園變成了「末日場景」。有災民說,這一輩子都沒見過這樣的景象。

9 月 24 號凌晨,隨著超強颱風「樺加沙」來襲,香港天文台懸掛了十號風球。這是香港最高級別的颱風警報,自 1964 年以來,第一次在同一年裡第二度掛出。換句話說,這是百年來極為罕見的狀況。

 

氣象專家解釋,當海水溫度升高,熱帶氣旋就更容易生成,而且會吸收更多能量,導致風速更快、更強。根據「氣候中心」2024 年的研究,人為導致的海洋暖化,讓 2019 到 2023 年間,美洲颶風的最高風速加快了大約每小時 30 公里。

除了風,還有雨。大氣升溫之後,能夠儲存更多水氣,結果就是更劇烈的降雨。2017 年美國的颶風哈維,就是一個例子。那場風災讓德州休士頓陷入水鄉澤國。科學家指出,這種極端暴雨事件,在氣候變遷下,機率大幅增加。

留言回應
其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