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在傳統的家庭裡對男性無疑是一種丟臉、懦弱,難登大雅之堂的行為。而其背後所傳達出來的真正意涵是:男人不能脆弱,要勇敢。
做為女生自然理解「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不懂為什麼男生不可以哭泣。也不懂為什麼我們傳統會有如此根深蒂固的奇怪想法。
「男兒有淚不輕彈。」、「哭是女生的權利,男生不可以哭泣」.....
誰說男生沒有哭的權利?難道眼淚就是懦弱的象徵?
我們做父母的當然都希望兒子長成一個勇敢獨立有擔當的好男人,但是,過份強調這種形象的特徵,反而有可能妨礙孩子的情感處理方式。其實男女天生面對感情就是不一樣的,女性比較擅長表達,也比較願意講出自己的感受;相反男性則比較沉默,他們在處理自己的情緒時,往往不懂得用語言來表達。
很特別的是,社會文化雖然不鼓勵男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卻容忍他們的憤怒,結果造成很多問題,年少時在學校裡被霸凌或者霸凌其他人,成年後沒有好的社交圈、無法處理家庭關係與工作關係。
若回到人身上,人,本來就是充滿各種情緒的動物,即使我們再怎麼努力遵守文化施加在我們身上的期待,遇到難以承受的事情時,我們依舊會感受到與脆弱有關的情緒。感受到情緒,卻不被允許如實表達出來,怎麼辦?最終我們選擇的方法,就是欺騙自己。所以爸媽們,如果你有兒子,應當從小就教他如何表達處理他們的情感,也許應該比對女兒更用心,因為我們往往忽略了男孩子這方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