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從2014年底說起,一隻西伯利亞小白鶴迷途到金山,當時兩個老農夫無私的提供農地做為白鶴的家,因為白鶴來到,老人開始放水復耕,讓小白鶴有夠的食物,甚至為了它的安全開始不用農藥,金山也開始推動友善的農業,一隻鳥改變了一個農夫,也是一隻鳥、一群人奮力改變台灣美麗的故事。
友善農耕讓我們重新找回人的美!
再從農地到餐桌,我們發現「吃」真的很有學問。只可惜,現代人已經大大忽略了這門重要的,可以讓我們百病不侵的吃的學問了﹣「食育」,也就是飲食教育,近年來被視為是21世紀最重要的一門功課。食育要培養的是人們認識食物、珍惜食物、選擇食物的能力,其中包括食物相關的知識、營養、食物與環境的關係、如何正確選擇食物,以及傳承食物飲食文化等等。尤其在一連串食安新聞之後,塑化劑、基因改造、濫用農藥,甚至是糧食危機、全球食物分配不均…等議題,越來越受到世人重視。而食育,正是可以讓小朋友從小培養正確飲食習慣的關鍵。
父母怎麼吃,孩子就怎麼吃,在餐桌談教養其實沒有那麼深的學問,就是自己把日子過好而已,真心放在食物上,就是好的開始。今天高雄市尋聲父母教育協會雷媖蘭老師建議,父母不妨先改變心態,面對飲食不必太過嚴肅,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採買、烹煮,或甚至動手做「食」 驗,就能發現「食」在好玩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