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獲得圓滿智慧,要相信自己有這樣的潛力,這是《法華經》中最觸動我的理念。教育不也是如此?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理想中的自己,認識自己的學習性向,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經歷潛能激發,達到實現自我。就像考大學的高中生,有特殊才能就透過特招、偏鄉資優生可選擇繁星、志向明確者就申請入學、擅長筆試指考分發入學,每一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最基本的是相信自己,精進前行,而不是內耗在情緒的糾結上。
故宮南院2022年推出了《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透過經典文本的視覺化表現,帶領觀眾深入探索佛教經典的文化與藝術內涵,當時受到觀眾熱烈迴響。隨著展覽的成功舉辦,故宮南院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了合作意向書,今年9月再次推出特展,並且重新為佛館量身佈展。在9月19日教育大不同節目中,為大家專訪故宮南院處助理研究員鍾子寅,由他為聽眾導覽目前正在佛陀紀念館展出的《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
展覽分為三個部分,介紹經典的核心內容及其對東亞文化的影響,透過藝術表現展現其宗教與文化內涵。第一部分,觀眾將了解《法華經》的核心教義,即人人皆有成佛的潛力。經典中,釋迦牟尼佛用不同的譬喻解釋這一教義,例如火宅喻與窮子喻。這些譬喻故事描述眾生沉迷於世俗感官,如同孩子們在失火的屋內嬉戲,佛陀以善巧方便的方法引導他們脫離危險,最終領悟成佛的潛能。展覽的第二部分著重展示《法華經》在東亞地區的傳播與發展。這部分展示了經典如何影響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宗教藝術,如觀音菩薩的普門品,通過雕刻、繪畫等形式表現佛教經典的藝術作品。鍾博士表示,這些作品雖然距離現代已久,但仍然保留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能讓現代觀眾從中汲取靈感。最後部分探討《法華經》的流通過程。佛教經典在東亞的廣泛傳播,從中國、韓國到滿洲等地,各地的藝術家與工匠依據《法華經》創作出多樣的經書版本與藝術形式,展現了經典的普及性與多樣性。
此外,佛陀紀念館也針對「《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舉辦精彩教育推廣活動:
▍9/28(六)09:00-10:30 「從藝術走入《法華》」
講者:鍾子寅(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
▍10/26(六)10:30-12:00「北魏雲岡石窟與法華美術–二佛並坐」
講者:林保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12/21(六)14:00-15:30「永恆的迴響—敦煌石窟《法華經》藝術及其對當代社會的啟示」
講者:張元林(敦煌研究院副院長)
▍12/22(日)14:00-15:30「佛教版畫在東亞的傳播」
講者:黃士珊副教授(美國萊斯大學亞洲跨國研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