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們和草,和花,和樹一起成長。
讓相愛的情侶在樹蔭、花草間徜徉。
讓老年人有個地方休息、散步、運動。
讓都市居民有個溫暖的綠色夢境。」
這是走進衛武營都會公園映入眼簾的宣言。
1979年的軍事會議裁定衛武營不再做為軍事用途,1992年3月一群醫生、建築師、生態工作者成立了衛武營公園促進會,藍綠政治工作者與媒體人也一起加入倡議的行列。關於土地用途曾經有堅持建大學、興建公園、建國宅、多功能使用、世貿中心、市政中心、商業中心、議會、停車場、商場、綠地、高雄市大學高雄縣公園、大學化公園、公園化大學等等不同的需求論述,後來中央決議保留1/10空間興建文化設施,2003年前行政院長游錫堃將衛武營納入新十大建設,期間歷經高雄縣市整併,縣市政府達成共識將衛武營蓋在縣市交界處,經過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3位總統,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終於落成啟用。
這是一個三十多年故事的時光縮時回憶,在9月25日教育大不同節目中,邀請黃暉榮教授帶著大家回到當時純粹理想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