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畫的是阿嬤甜甜的笑容,謝謝阿嬤包容我的任性、壞脾氣,還有對不起……」
「阿嬤一早就去田裡採收玉米到市場販售,因為很便宜很快就會賣光,但是她總會留二、三根給我。和阿嬤一邊看戲說台灣、一邊聊天是最開心的時光。」
「阿嬤資源回收賺的錢很少,她總是拿來買糖果餅乾給我吃。」
「愛唱歌的阿公歌喉很好,聽他唱歌好像就在演唱會現場。」
「一起養鴨子、澆香蕉樹讓我覺得很開心。」
「阿公會做很多工作,最後一項是疊磚頭,透過爸媽的疲累了解阿公的辛苦。」
「阿公阿嬤是全世界最懂我的人。」
這些都是來自高雄市內門國中七年級同學的分享,他們畫下阿公阿嬤的容顏,敘說生活中的記憶,這堂美術課的線上發表有很多的愛,還有不小心就會滑落的淚。
島嶼的集體記憶課程團隊開啟了偏鄉講堂陪伴計畫,第一站服務的是內門國中,由高雄女中劉癸蓉老師授課,內門國中校長許嘉泉、主任黃麗萍、主任劉蓉蓉、張中祥老師協同教學。去年五月突來的疫情,實體教學轉為線上教學,如何停課不停學?內門國中行政團隊迅速為學生備齊平板電腦、解決線上學習疑難雜症,利用晚上時間與癸蓉老師合作每位同學的個別輔導,為了線上發表,鼓山高中校長廖俞雲教授表達力,團隊一起陪學生彩排,終於直播與大家隔空相見,在遠方的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監察委員范巽綠也捎來對孩子學習的關懷。
關於內門國中島嶼的集體記憶課程,請聽1月10教育大不同節目許嘉泉、黃麗萍、劉蓉蓉、廖俞雲愛的同溫層分享。